第12課大一統的漢朝案例走近秦皇漢武
①歷史劇表演和辯論組成員按分工和要求搜集與秦皇漢武有關的資料
②編寫小品或擬寫辯論提綱,并加以排練
(2)課堂活動
①播放媒體資料,營造歷史氛圍和辯論情境,教師通過導言引入活動課
②短劇表演
③播放媒體資料,教師導入辯論活動
④在主持人主持下,雙方論辯
⑤教師點評并引導學生探究新的問題活動過程:
(播放有關漢武帝的媒體資料,以《大漢天子》主題曲《守業更比創業難》為背景音樂,渲染氣氛,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歷史氛圍之中,并為教師導入活動課作鋪墊)
教師:(合著歌曲,吟詠《大漢天子》主題曲的開始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滾滾黃河藍藍天。五千年華夏,美麗的國土,演繹了多少英雄的故事。同學們,當你看英雄的電影,聽英雄的故事的時候,一定會為這些英雄的壯舉而傾倒吧!你是否豪情滿懷,也想成為叱咤風云的英雄呢?那么,今天我就為你們提供機會,讓你們穿越時空,置身秦漢,做一做大漢天子,在我們面前一展大漢天子的智慧、雄心和威嚴。
[媒體顯示]
歷史短劇:“獨尊儒術”──漢武帝的抉擇
教師:下面請大漢天子和臣下上場,為我們再現他當年做出重大抉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場面。
[媒體展示背景資料](旁白)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召集各地有學問的讀書人到長安,親自策問。”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思想上的大一統。此后,公卿、大夫、士吏都為文學之士,通曉儒家經典成為做官的主要條件。儒家思想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漢武帝(躊躇滿志地吟詠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想我高祖皇帝,依靠一班文臣良將,開創了大漢萬世基業,后又勵精圖治,使萬里河山重現生機。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不敢稍有懈怠,幸而不辱先帝偉業。而今國富民強,可喜可賀。諸位愛卿,寡人今天龍心大悅,爾等有何治國安邦之策快快奏來。
臣甲(緊張):啟奏陛下,臣聞創業不易,守成更難。陛下承先帝恩澤,以雄武英才,發揚光大,真乃萬世少有之偉業也!想先帝當年,重用賢臣良將,創大漢天下。今天下太平,百姓康樂,陛下欲長治久安,當廣招人才,謀取良策。如此,則是臣下和天下百姓之福也。
漢武帝(喜):愛卿言之有理,正合朕意。哪位愛卿還有本奏?
臣乙:陛下圣明,體諒為巨之心。記得秦相呂不韋說過,“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當初秦國弱小,后發憤圖強,任用商君變法,國力日盛,傳至始皇,兵強馬壯,終至囊括四海,一統天下。我朝高祖皇帝開國以來,面對天下貧弱,一改暴秦嚴刑峻法,采用道家學說,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既至文、景,天下初安。今陛下以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國泰民安,比起高祖、文景之時有了突飛猛進。陛下英明蓋世,定當大展宏圖。然今世與高祖之時大異,若陛下一味守成,恐難以如愿。以臣下愚見,不如宣天下方正賢良、博學多才之士人進京,向他們詢問治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