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2、13、14課 導學案
對應訓練:
1、宋元時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那些?
2、材料一: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
材料二: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趙汝適
從以上材料中分別獲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變化是什么?
小組合作探究: (10分種)小組長帶領交流以上問題,把本小組的疑難問題寫在后黑板上。
疑難問題: 。
鞏固知識:(10分鐘)
小結本課:形成知識網絡(5分鐘)
課堂檢測:(5分鐘 獨立完成)
1、 下列內容屬于宋元時期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 ( )
a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b造紙術的發明c火藥開始用于軍事d發明雕版印刷
2.元朝能成為我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除了蒙古兵英勇善戰外,還得益于下列哪一重要發明( )
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
3.北宋時,畢升發明了( )
a 活字印刷品 b活字印刷術 c雕版印刷術
4、我國古代的指南針是在何時經由什么人傳到歐洲的()
a北宋 阿拉伯人b南宋 日本人c南宋 阿拉伯人d元朝 日本人
5、材料一: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英國科學家培根
材料二: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則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則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魯迅《電的利弊》
材料三: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學分制手段,變馬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
材料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是指四大發明中的什么?
2、材料二中魯迅揭露了當時的中國的什么問題?
3、材料二和材料三來看,它們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國用途說明了什么?
4、結合材料四,談談作為新時期的青少年應當如何適應時代的要求?
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導學案
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記住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學、宋詞及杰出的詞人、元曲和關漢卿、繪畫及書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