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3
③在廣大民眾方面,社會上的一切苦難最終都要轉嫁到他們的身上。極度的苦難,使他們看不到一點解脫的希望,他們只能將目光轉向彼岸天國,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謂來世的幸福。所以,佛教對于渴望解除苦難的廣大民眾也產生了吸引力。
6、影響:傳入后,逐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我國產生很大影響。我們常說的“因緣”、“彼岸”、“世界”、 “煩惱”、 “方便”、 “功德無量”、 “清規戒律”等很多詞匯都來自佛經。
二、道教的興起
1、道教的思想源泉:黃老學說和巫術
2、興起時間:東漢時期
3、創始人:于吉、張陵等,教祖是老子。
4、中國歷史上大型宗教有五個: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5、宣揚修身養性,煉服丹藥,以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6、影響:道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風俗中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城隍廟、土地神等都來自道教;道教的煉丹還直接促進了我國古代化學和醫藥學的發展,火藥的發明就與道士煉丹直接有關。
課堂鞏固:
試比較佛教和道教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佛教和道教都受到封建統治者的重視,用以統治人民;都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同點:
(1)佛教產生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國;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興起于東漢時期。道教是黃老學說和巫婆結合而形成。
(2)佛教提倡放棄人世間一切欲望,忍受苦難,來生轉世得到幸福,起到麻痹人民反抗的作用,符合統治者的政治需要;道教主張修身養性,煉服丹藥,修道成仙長生不老。
(3)佛教是從上層社會流傳開來;而道教在是在民間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