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3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史記》
材料二:江南地廣人豐,民勤本業,一歲或 ,則數郡忘饑。
——《宋書》(記載南朝的歷史)
(1)《宋書》里描寫南朝時的江南與《史記》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史記》描述的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后,人民生活有保障卻不富有,貧富分化的程度低。《宋書》所描述的江南富饒,人口眾多;豐收年頭,一年的收獲的糧食能滿足幾個郡人口的需要。
(2)導致這一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因素: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江南補充了必要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力水平提高;社會安定;自然條件好;人民的辛勤勞動。)
板書設計:
2、江南的開發
一、西晉興亡和人口南遷
1、 西晉建立
2、 東晉和十六國
3、 人口遷移
4、 人口南遷的原因
二、江南的開發
1、 時間
2、 原因
3、 成就
4、 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之間的關系
第 3 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北魏建立和統一北方的時間;了解北魏遷都的目的和意義;概述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了解北朝朝代更替的情況。
2、過程方法能力
通過學習民族大融合的進程,能夠理解民族融合的含義,認識到民族融合對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深遠影響,并能夠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的原則理解民族關系問題。
能夠結合史實全面分析孝文帝改革,并能做出客觀、全面地評價,從而培養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民族關系問題的正確觀點,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共同締造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基于長期交流與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聯合共同體”;認識到民族融合、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