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c.生物的種類繁多 d.生物的種類較少
16.從“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鏈可以看出,狼體內的有機物最終來源于( )
a.陽光 b.草 c.羊 d.狼
17.有“綠色水庫”之稱的生態系統是( )
a.森林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海洋生態系統 d.農田生態系統
18.海洋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肉食魚類 c.浮游動物 d.大型魚類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a.海洋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 c.淡水生態系統 d.生物圈
20.關于生物圈,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b.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層
c.生物圈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有很強的自動調節能力,人類的活動不會對它有太大的影響
d.我們可以模擬地球生物圈的條件,建造供人類居住的生物圈二號
(二)非選擇題
21.據圖回答:
(1)圖中的小鳥和昆蟲,在生態系統的成分中屬
,從動物的行為上看屬于 行為。
細菌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
(2)直方圖中的a、b、c分別指該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哪種生物 。
(3)最近我國有關部門要求各地,嚴禁隨意從國外引進各種物種,這種禁止外來物種入侵的措施,是有利于保持本地 。
22. 請閱讀下面文章后,回答問題。(8分)
“我國西遼河沖積平原上的科爾沁沙地,以前曾盛長森林和草原。20世紀以來,人們大面積毀林、墾草,使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土質瘠薄,經過干旱風沙活動,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爾沁沙地稱為‘人造沙漠’……沙漠是喪失了生產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僅惡化了環境,而且破壞了許多動物棲息的場所,更為嚴重的是任其發展,就難以自行恢復為森林、草原生態系統。”
(1)科爾沁從一個“盛長森林和草原”的生態系統,演變為沙地,這與哪些人類活動有關?
(2)科爾沁草原遠在內蒙古,它的荒漠化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嗎?
(3)生態環境的破壞將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你認為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從哪些方面做起,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至少答出四條)
四、中考再現(選自xx年濟南中考試題)
根據下圖和提供的資料,回答問題:
[案例]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學會了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魚、塘泥肥桑的方法,創造了“桑基魚塘”生態農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桑基魚塘”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人們改變以蠶沙直接下魚塘的老辦法,將蠶沙、人畜糞便、秸稈、雜草、樹葉等投入沼氣池內發酵,制成沼氣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氣渣喂魚。這樣,就把傳統的“桑、蠶、魚”農業結構,變成了“桑、蠶、氣、魚”的新型農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