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資料
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抒寫對柳葉兒特殊的感情!拔摇焙汀叭藗儭睂α~兒的感情不同:“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課文以“嚼”柳葉兒開頭,“嚼”柳葉兒收束,給人以無窮的回味。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出全文感情的基調:苦中帶澀。
2、重點句子分析
①猴一樣“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點,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讓上、越是嚷著危險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樹枝,嘩嘩地搖,搖得我自己的身子隨著樹枝彈過來,擺過去。
【鑒賞】寫出了“我”上樹爬高的本領確實很高,以及“我”顯示了上樹爬高的本領以后的樂趣。
②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鑒賞】這個比喻是“我” 內心的真實寫照,是極端饑餓在頭腦中的折射:太餓了!隨時都會想到“吃”,真希望太陽是“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中又摻進了多少苦澀!
③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
【鑒賞】這是寫“我”吃的貪婪和數量之多,也是寫能夠吃飽柳葉兒包子之樂趣,在那個時候能飽餐這樣一頓“美味”,多高興!但我們從中可以體會到“我”的饑餓、瘦削到何種地步!
3.主題:
這篇敘事散文寫的是童年的趣事。描寫了童年時代,在那嚴重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抒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的感情。
4、寫作特點:
①生動的描寫。
課文的語言十分生動,很有感染力,如開頭對看柳葉兒、摘柳葉兒、品嘗柳葉兒的描寫,就給人以一種飽含感情的感受。再如寫爬到最高的樹枝上彈來擺去的得意之態,去搶柳葉兒的晨景,日出的絢麗景色,吃柳葉兒菜包子的貪婪,都寫得極其生動,使人如見其人、其景。
②飽含感情的語言。
課文的語言飽含感情,“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貫穿全文,但都包含在語言之中。除了開頭結尾直接點明以外,這種滋味包含在“我”的“樂”中,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都是寫“樂”,童年的“我”確實是感到“樂”,但這“樂”中的滋味又是多么苦澀啊!
5.體驗拓展
補充說說寫柳的詩句,并欣賞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毙蕾p詩中描繪的春風吹拂下柳枝的優美形態。
友情提示:比如: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6.課后練習答案:
(一)本題自由發表意見,言之成理均可。但總的要注意的是,要聯系當時特定的背景、年齡來說。
(二)1.“我”是真的這樣看的。這個比喻是“我”內心的真實寫照,是極端饑餓在頭腦中的折射:太餓了!隨時都會想到“吃”,真希望太陽是“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那該多么好吃啊!
2.文中還可以體會到“我”饑餓、瘦削到何種地步。這是真實的寫照,從下文奶奶的擔心可以看出。
(三)本題也由大家根據自己知道的情況自由發表意見;镜拇鸢甘墙裉煲渤詷淙~、野菜,如吃香椿樹葉、薺菜等,但都是作為美味中的調劑或保健食品來吃。感受可自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