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資料
墨子故意說:“現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你的力量殺了他,事成之后,我送你一千兩黃金。”
公輸般很不高興,斷然拒絕道:“我是講仁義的不能隨便殺人。”
墨子見公輸般口稱“仁義”,正中下懷,他立即借題發揮,慷慨激昂地說:“請允許我向您進言。 ”。
公輸般被墨子說得無言以對。
(提示:直話曲說,借例言理)
(參考答案:我在北方聽說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國,但是宋國有什么罪呢?楚國本來就地廣人稀,卻拼命在戰爭中葬送自己本來就不足的人民,去爭奪自己已經很多的土地,不能算是聰明;宋國沒有罪而楚國卻要攻打它,不能算仁愛;懂得這個道理,卻不身體力行,以理抗爭,不能算是忠臣;抗爭不達目的,不能算是堅強;殺了一個人認為不義,卻去殺很多人,不能算是會類推事理。)
3、赤壁之戰的前夕,諸葛亮對孫權說:“將軍,如果您認為吳、越之眾能與曹操相抗衡,就應該和他斷絕一切聯系,下定決心抗擊曹軍;如果您認為無力和曹軍對抗,那就不如放下武器,解甲投降,向他稱臣。現在將軍您表面上假裝服從他,向他投降,而內心又遲疑不定,事情已經如此緊迫,但您還不做出決定,這樣禍患馬上就要來臨了!”
孫權反問:“如果像你所說的那樣,兵微將寡的劉備為何不向曹操北面稱臣呢?”
諸葛亮說:“從前有個田橫,他只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且不肯對漢高祖稱臣;何況劉皇叔是 ”
(參考答案:何況劉皇叔是漢室后裔,英才蓋世,天下仰慕,怎么會向曹操稱臣呢?)
(效果:諸葛亮一席話,正中孫權痛處,孫權一向以英雄自居,而今若投降曹操,還算什么英雄?連勢力不如他的劉備都不投降,保持英雄本色,叫他投降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因此諸葛亮話一出,孫權就被激得熱血上涌,當即表態,與劉備聯合起來抗擊曹軍。)
(評析:有時,“請將”不如“激將”,這種方法是針對被勸告者的本性、品質,用言語激怒他,“請君入甕”。)
4、1942年,中央警衛團劃歸軍委,由葉劍英分管。警衛團成員大多是從部隊抽調來的經過長征的同志。他們普遍不安心在警衛團工作,希望到前線去。葉劍英同志便到警衛團團部召開會議。他說:“警衛團應該改名,不叫警衛團,叫‘鋼盔團’。”大家被說懵了。葉劍英解釋說:“鋼盔是干什么的?鋼盔是保護腦袋的!中央警衛團是保護全黨的腦袋——黨中央,所以應該‘鋼盔團’。你們都是英雄好漢,到前方去可以殺千百個鬼子,但是沒有黨中央的領導,怎能把鬼子打出去?”從此,再沒有人要求離開警衛團。
思考:葉劍英勸告為什么能取得好效果?
(參考答案:葉劍英勸告警衛團同志安心工作,沒有以勢壓人,而是巧用譬喻,以平等的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練習提示
一題:當前社會上濫用繁體字,亂造簡化字,隨便寫錯別字等用字混亂的現象十分嚴重。國務院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措施,逐步消除社會用字混亂的不正常現象。每個小組選擇一條街道,對機關、學校、商店的招牌、布告、通知、標語、廣告以及街巷的路牌等社會用字進行檢查,把不規范的用字記下來,勸告有關部門或單位加以改正。勸告時要注意對象、場合、方式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力求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