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做自立自強的人教學設計
“提升自我, 適應社會”第二單元教學設計一、單元設計思路及依據
(一) 學生分析
在學生的視野中,對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自控等心理品質內容,他們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很抽象和模糊,甚至是非不分,沒有正確的判斷標準,但學生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沖動,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思維來判斷是非,不滿足于一切模式化和刻板化的東西。在“自信”問題上,有的學生可能缺乏自信,有些自卑,而有的學生卻過分自信,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在“自尊”問題上,有的學生處理不好自尊與自卑的關系,有的學生自尊心強。但卻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國家、民族尊嚴的重要。還有的學生虛榮心較強,在自立問題上,盡管進入“心理斷乳期”,但很大程度上還擺脫不了對父母長輩的依賴,有的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有著較強的從眾心理。有的學生對社會充滿著好奇,但往往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盲目的嘗試、模仿,而且遇事容易沖動,甚至過分放縱自己,容易引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當然也有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害怕進入社會,逃避現實,甚至反對現實社會,形成不良的心理。
(二) 教材分析
1、本單元教材結構體系
單 元 主 題 內 容
提升自我
適應社會 自信讓我如此美麗 1:自信最美
2:做一個自信的人
做一個有尊嚴的人 1:從知恥開始
2:自尊自強、守護尊嚴
3:尊重他人,贏得尊嚴
4:個人的尊嚴與民族國家的尊嚴
成功演繹我的社會角色 1:學會獨立思考
2:學會把握好奇
3:學會自我控制
4:學會獨立生活
2、本單元教材課標分析。
(1) 本單元應落實的“內容標準”分析:
a:2.3:懂得自尊、自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b:2.4: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c:1.1: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d:1.2:感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親社會行為。
(2) 本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第一節:“自信讓我如此美麗”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評價自己,欣賞自己,在追求成功中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知識:使學生認識到做一個自信的人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適應社會的前提,并且能區別自負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