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做自立自強的人教學設計
第二節:“做一個有尊嚴的人“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尊重權利的生活態度,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華民族。
能力:發展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養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知識:幫助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尊嚴和骨氣,懂得自尊和自恥,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意識到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表現,不做有損人格的事。并由此了解個人的尊嚴與國家、民族的尊嚴緊密相連,只有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才能護住自己的尊嚴。
第三節:“成功演繹我的社會角色”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社會生活的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愛好,樹立為社會服務的志向。養成自立自強的生活態度。
能力:發展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養交往與溝通的能力。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并養成親社會行為。成功演繹自我的社會角色。
知識: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3、單元整體框架設計:
本單元教材貫穿了“自信——自尊——自立”這樣一條主線,讓學生知道和體會出,在社會生活中,要讓自己獲得發展,要努力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要讓自己能順利適應和走向社會并能獲得成功,首先必須自信。第一節“自信讓我如此美麗”,我們確立“自信”主題,選擇了“自信最美”和“做一個自信的人”兩個小主題,使學生了解自信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成為自信的人,感受自信的美。第二節“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我們用了“從知恥開始”、“自尊自強,守護尊嚴”、“尊重他人,贏得尊嚴”、“個人的尊嚴與民族國家的尊嚴”四個主題來說明自尊、知恥、尊重他人的關系,并將相關內容上升到國家民族尊嚴的角度。我們樹立“自信”“自尊”意識,是為了更好的走向社會大舞臺,追求在社會生活中成功演繹自己的社會角色,因此,在第三節“成功演繹我的社會角色”中我們確立“自立”主題,用“忌盲目從眾,學會獨立思考”、“忌盲目嘗試,學會把握好奇”、“忌魯莽沖動,學會自我控制”、“學會獨立生活,養成良好習慣”四個主題來說明在適應社會中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常識,讓學生體會到在社會生活中追求自身的成功,應該不忘正確地把握自己,做到“自立”。
在三節內容的選擇上,第一節更多地強調個人內在心理品質的培養,而二、三節則更多的強調個人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落腳于個人在與社會需要相協調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健全的發展。
4、教材具體內容設計:
基于本單元是培養和塑造學生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等品格,努力適應逐步拓展的社會生活,同時為了很好的滲透課程改革的理念,在這一單元教材具體內容的選擇設計上,我們強調:
(1)強調學生的體驗,注重相關品格意識的培養。本單元的教材設計,重在幫助學生通過事例和活動參與來認識形成相關品格的重要性,從而積極自主的培養、塑造相關品格特征。教材的輔助文材料的比例大概達到了正文的兩倍之多,活動安排豐富,意在用盡可能多的材料和事例及閱讀拓展內容幫助和啟發學生,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