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納自己的青春期》教學設計
五、教學過程——“一步一個腳印”
1、創設情境:(課前兩分鐘播放“花季雨季”短片、歌曲)同學們從這首歌中聽到,青春期如花季、雨季,但我們絕不能被花香所迷惑,也不能被大雨淋濕,所以,我們師生要共同撐起青春期的雨傘。
診斷性評價:在學生心中,老師似乎不理解他們。而渴望被理解、被欣賞是人的一種基本精神需求。此環節設計使學生從內心感受自己得到老師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入狀態。
2、進入主題:教師:讓學生解讀柱狀圖(全年部七年級學生對調查表中問題4、你進入青春期內心有困惑嗎?你的困惑是什么?的調查結果);學生:得知有困惑的有1253人,沒有困惑的有92人(其中有5人此題沒答)。同學們為之震驚的同時,再進一步解讀自己班級的情況;從具體數據中每位同學都深深認識到有困惑的同學很多,以及問題的嚴重性。教師提問:同學們認為你們的困惑需要解決嗎?學生:異口同聲的答到:需要!老師將同學們的煩惱與困惑歸為四類:一是青春期的“美”;二是學習壓力;三是異性同學相處,會誤認為是處“對象”;四是不愿與父母交流溝;想獨立,有叛逆心理等困惑;現在我們就共同來解決它。診斷性評價: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目標。由學生的自身入手,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及想了解的渴望。同時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老師是在為他們服務,本內容是實實在在的解決自己的困惑,從而培養學生的本體意識、主體意識、個體意識的形成。
3、問題的提出與解決
1)青春期的“美”
教師出示一組圖片包括:青春痘、少女減肥、美甲、美發、吸煙、飲酒等,請同學們品頭論足,開放式回答;學生大膽的發表見解,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教師傾聽的同時,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類型及時回應,可適時利用多媒體顯示各組圖片資料及其危害。教師總結,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最美麗的,無需任何修飾。
診斷性評價:利用學生身邊的事例,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讓學生在參與中內化知識,運用對比方法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青春期衛生保健的重要性,讓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美。在健康的前提下,讓每個學生都能成長為有個性的自己。
2)學習壓力
教師提出還有一種煩惱困惑著大多數同學,那就是學習的壓力問題。不管是學習成績好與差,同學們都有壓力,那么如何在強大的壓力下還能繼續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呢?①請同學們談談你是怎樣緩解壓力的?教師設計一環節:請同學們交換“金蘋果”(如果每位同學手里有一個蘋果,相互交換后,每個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我們每人都有一種減壓的方法,互相交換后,每個人就會有多種減壓方法),學生積極主動介紹學習方法及減輕壓力的方法,同學互評,給予合理建議。②請與同學朝夕相處的、最了解同學們的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介紹適合的緩解壓力的建議與方法。由于是自己的班主任,所以學生興奮并能全神貫注的聽樂于接受。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教師向學生推薦一本書《中考優秀學生的成長啟示錄》希望眾多好的學習方法及有效緩解壓力的方法對同學有所幫助。教師總結:同學們其實每個人都有壓力,有壓力才能有動力,我們應學會變壓力為動力,讓我們開足馬力沖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