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納自己的青春期》教學設計
診斷性評價:通過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說出心理話,并為學生、家長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發揮教師在學生與家長間的橋梁作用。
總結:同學們,生活中不但有七彩陽光,還會有狂風暴雨,生活中難免有煩惱,這些都是正常的,都是人生必經的歷程,在解決煩惱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走向成熟,長大成人。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解決煩惱,快樂生活,讓我們共同去感悟人生的美好吧。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所獲得體會、感悟,用于自己的實踐,真正做到學有所感、學有所得。引導學生對本課有一個整體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診斷性評價:馬斯洛曾經說過:“自尊和受人尊敬是人生存的一種基本需求”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沒一個人多有很強的自尊心。每一學生都非常渴望老師和家長的尊敬和愛護。給他們一個親切笑容,一個溫馨的目光,一個贊美的手勢,都會讓他們的心田“撥開烏云見太陽”。教師創設平臺,讓孩子心與父母的心交匯,手與手相牽。化解平日的隔閡使父母與孩子都露出愉快的笑臉。作為教師要嘗試做好學生與父母間的橋梁。
六、課后筆記――撐起同心傘共渡青春雨季
進入一個新的班集體,同學間都非常陌生。對于從未見過面的新同學,他們都渴望能盡快了解彼此。但有的同學特別是一些內向、不善于言辭的學生,在與新同學的交往中,往往很難邁出第一步。本課的活動一就是給學生創造了一個機會,讓同學相互間有個初步的了解,該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也爭先恐后地進行猜測,保證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活動一是情景問答,在給學生創設好三個情景后,讓學生四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時,我會深入到幾個小組的討論中,并做適當的啟發。最后在小組的基礎上進行大組討論,得出結論:“一個人獨處是寂寞、無聊、絕望;只有與人交往、相處,才能戰勝孤獨。”
活動二1、“談談我的同學”,讓學生填寫書上的問題,完成后讓大家交換書本,因為同學間還不是很熟悉,甚至連名字都不清楚,看了別人的回答,對其他同學就能有所了解了。2、分組討論如何“讓大家喜歡我”,這其實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標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于是他們會努力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對于學生的人格完善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