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全冊教案(蘇教版)4
二、歷史名人報告會
1、先讓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介紹他們網上搜集的知識,再由其他同學補充。
(在學生自己收集、處理信息,自主構建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以舉行“報告會”的形式開展課堂交流。由于每位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通過交流,可以讓每個人的思維和智慧被整個整體所共享,達到補充和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實現學習目標的目的)
2、歸納總結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廣收門徒,收的學生不管貧富貴賤,據說有3000弟子,其中優秀的有72人。他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國,晚年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致力于教育,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在《論語》中。
(2)司馬遷(公元前145~約前87),字子長,他的《史記》在中國歷史散文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既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也開創了中國的傳記文學。它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共103篇,50多萬字。
三、名言育讀
讓學生讀一讀收集的孔子或司馬遷的名言。
四、知識小競賽
讓學生在教師的網頁上搜集一些簡單的歷史文化信息制成卡片,并以“幸運52”這個節目的形式,讓學生挑戰。
五、教師小結
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控究了解了我們國家幾位歷史名人,知道了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從古至今出現了很多歷史名人,他們的思想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筆文化遺產,氫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對學生的發言予以肯定,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有成就感。重點歸納總結應用網絡手段學習歷史的方法,使深處天以后的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六、制作小報
讓學生制作一份有關孔子和司馬遷的小報,使學生將所學歷史知識綜合運用,通過實踐――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能有所創新。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敦煌雕塑、壁畫、建筑等古老藝術品的欣賞,知道珍視祖國的藝術遺產,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為祖國悠久的文化藝術而自豪。
2、通過對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的欣賞,了解中國國這一中國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并且對中國繪畫材料和基本表現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敦煌和國畫的資料、影片、課件。準備剪紙、皮影、三大石窟圖片。
2、學生收集古代藝術家及其代表作品資料和表現自己家鄉的藝術作品資料。
教學過程:
一、我是小小藝術家
今天老師請我們班的小藝術家給大家現場作畫,瞧,這是他的作品。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畫?“用什么工具畫的嗎?
2、請我班的小藝術家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作畫工具吧。
(學生展示毛筆、宣紙、顏料等)
3、向同學們現場展示一下吧。
4、國畫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外國人看到我們的國畫既好奇又贊嘆,國畫運用中國特有的材料表現生活中的人物,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其中宣紙還是我們安徽的特產呢。
二、我給國畫分分類
教師用課件展示多幅國畫作品(含書三幅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