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蘇教版)
4.金點子發(fā)布: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提示:(1)欣然答應,下周再去;(2)跟媽媽協(xié)商,可否讓爸爸或其他親人帶著去;(3)不去了,等到秋游時和小朋友一起去。……
5.小結
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很好,以后我們遇到這類問題時,要多為別人想想,不能再一味地任性下去,更不能無理取鬧。
活動(六)――故事屋
過渡:任性,助長了壞脾氣,又給家庭生活帶來了很多煩惱,我們來看¬¬
1.看動畫片,聽故事:《狗熊溜冰》
2.討論:小熊為什么會后悔?
3.故事聯想:小朋友在哈哈鏡里找到了自己,通過明明和小熊的教訓,現在你覺得怎樣做才更好呢?
(提示:讓小朋友暢所欲言,并讓大家課后把自己的體會跟家長談談。)
活動(七)¬¬¬唱兒歌
教唱兒歌,結束活動
好兒童,聽勸告;
犟脾氣,要改掉;
不任性,呱呱叫。
12、我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要求:
1、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2、行為與習慣
在老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參與自我檢測、討論交流、制定計劃、實踐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良好生活、學習、品德和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學習制定計劃,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
4、過程與方法
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體驗活動的成果。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成長樹、拍手歌、好習慣養(yǎng)成計劃表)
2、拍攝好習慣、壞習慣的錄象。
3、紅花一朵,紅星若干。
4、指派一名學生扮演小記者。
教學流程:
一、小調查
師:學校紅領巾電視臺要做個節(jié)目,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們提供一些素材,你們愿意嗎?敢接受記者的采訪嗎?
小記者(學生扮):大家好!我是紅領巾電視臺的記者。現在,讓我們來做個關于習慣的小調查吧!
你幾歲開始刷牙?
你剛學會刷牙時,每天要不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呢?
現在你每天還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嗎?
現在為什么不用提醒了呢?
你們知道什么是習慣嗎?
二、習慣檢測站
1、播放錄象。
你喜歡錄象中的誰,為什么?
2、自我檢測 (板書:我的好習慣)
課件顯示:成長樹。
師:老師這里有一棵成長樹,樹上每一片樹葉就代表一個好習慣,如果你已養(yǎng)成了這個好習慣就請你將桌上的紅星貼一顆在衣服上,注意可要誠實,這也是一個好習慣喲!
點擊課件。(出現專心聽講、不挑食、早睡早起等畫面)
1、除了成長樹上的這些好習慣,你們還有哪些好習慣呢?
三、交流樂園
1、小組交流
師:這么多好習慣都給自己帶來哪些好處呢?快把它的好處告訴小組里的小伙伴吧。
2、游戲:傳紅花。
師講游戲規(guī)則:一邊傳紅花一邊唱“好習慣,好習慣,在哪里?好習慣,好習慣,在這里。”紅花傳給誰,誰就說出好習慣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好處?
(注:可以請有相同好習慣的同學也來說說好習慣給自己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