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思品行行出狀元
教學過程
活動一、歷史典故“行行出狀元”
1.出示狀元帽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帽子嗎?
2.這是一頂古時候狀元戴的帽子,那么,古時候什么樣的人被稱為狀元?我們一起來聽聽有關的歷史故事吧。
3.學生聽“行行出狀元”的歷史典故。m
4.教師設問:葉元清為什么稱砍柴的和賣油的是“狀元”?
5.哦!還真是這樣,原來不僅僅有“文武狀元”,連砍柴的和賣油的也能成為行業中的狀元,真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由于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高,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深入。而本課的教學內容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有些陌生的。首先要孩子們了解“狀元”一詞的由來,由此過渡到當今社會對“狀元”的理解。
活動二、“認識狀元”
1.現在的“狀元”是怎樣的呢?同學們都知道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干一行,愛一行,認真去做每天的工作,為社會做出了很在的貢獻,不少人還成為行業里的狀元。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2.出示徐虎的事跡。學生一邊看,一邊思考:人們為什么稱徐虎為“晚上十九點鐘的太陽”?
3.學生暢談自己的理解。
4.同學們,你們還認識哪些像徐虎這樣的默默無聞為大家服務的人呢?
5.學生交流各種服務行業明星的事跡。
6.教師小結:看來,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要熱愛這一行業,踏實肯干,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績,成為行業中的狀元!
設計意圖:由“狀元”一詞過渡到當今社會對“狀元”的理解,“狀元”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的人。這樣學生完全可以結合上一個主題的學習,尋找身邊的優秀人物。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
活動三、“尋找狀元”
1.師導入: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讓我們去尋找身邊的狀元吧!
2.(課件出示教材p45頁四幅圖)學生分組討論:這些各行各業的狀元,能手都有什么共同點?
3.學生自由發言。
4.課前老師布置了大家尋找我們身邊的優秀人物,你找到了哪些?請你說一說。
5.學生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典型事例。)
6.全班交流典型事例。m
7.學生閱讀p46頁的采訪記錄,師生共同探尋狀元的秘訣。
8.學生匯報課前采訪的情況。
“最佳導購員”:為了方便群眾,喜歡這份工作。
“優秀教師”:熱愛學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班期末考試狀元”:上課聽講,認真復習。
“馬路天使”:有奉獻精神,不怕吃苦。
“班級朗誦明星”:喜歡讀書,堅持不懈。
……
9.教師小結:其實他們都沒有什么秘訣,只是他們的成功靠的是“干一行,愛一行,勤奮學習,用心去做”的精神。只要這樣,就能做出好成績,甚至成為這一行的能手和專家。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了一些社會資源充實內容,讓學生從書本走向社會,走近自己的生活,而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交流和課前收集的資料交流等多種手段,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
活動四、“我向狀元學什么”
1.同學們,我們從現在起可以從身邊的狀元身上學習什么呢?
2.學生分組進行交流。
3.教師巡視,注意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從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來學習他們的方法和品質。
4.全班交流。教師歸納總結方法。
5.教師小結:同學們,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設計意圖:最后還是落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現在就可以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學習狀元的工作態度和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板書設計
8.行行出狀元
干一行
愛一行
認真做事
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