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二、本主題的學習目標
1. 使學生懂得安全出行應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識和應注意的問題
2. 使學生懂得為準確、安全到達預定目的地選擇路線和安全的交通工具。
3. 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
三、學習重點:
掌握出行的交通安全知識和應注意問題;能夠準確選擇路線和安全的交通工具,安全到達預定目的地。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一談“出行應注意那些安全”。
1、首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四幅圖片,從生活中出行乘車的常見現象入手,分析四幅圖片,提醒學生出行應注意安全:
a、圖一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出車窗外。
b、圖二不能乘做加載的手扶拖拉機。
c、 圖三嚴禁攜帶易燃、易暴危險物品乘車。
d、圖四通過無人看管鐵路口要一停二看三通過。
2、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所見所聞,分組討論出行時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安全?(學生分組討論時,教師要注意參與其中,然后要求各組出代表,公布自己的討論結果,對于突出的小組要提出表揚)。
活動(二):幫小明設計去科技館的合適出行計劃。
1要求:設計一份出行計劃 , 是對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檢閱。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整體策劃、全局思考 , 使他們最終能平安、便捷地到目的地。
學生出行計劃應力求具體,內容應包括 : 目的地 ; 出行、中轉時間;選擇乘坐哪幾種交通工具;如何何遵守交通法規 , 注意交通安全;對可能出現事故采取緊急避險措施;必要的藥物和圖書準備;必要的電話號碼,等等。
2:、仔細觀察課本48—49頁圖,幫小明設計去科技館的合適出行計劃,看哪些同學設計的最好,并在全班交流展示。
活動(三):學生設計自己的出行計劃
如果暑假你要跟爸爸媽媽到外地去旅游,你將選擇什么出行路線和交通工具,應注意哪些交通安全?(教師要注意看學生設計自己的出行計劃是否已經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掌握了簡單的安全常識,懂得了選擇恰當的交通工具以及是否做到了避險自護、遵守交通法規等等)
我的出行計劃
我的旅行線路:
我選擇的交通工具:
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活動(四):模擬實踐活動
學生課下設計一份自己的周末出行計劃,其中出行目的、路線等應結合生活實際,并與家長商量合作完成。(本活動只限于模擬,是學生出行的一次“真實”的模擬,模擬實踐活動要注意“目的地”的確定性、“交通工具”的安全性、“緊急措施”的有效性、“行為方式”的合法性、“同伴之間”的合作性。)
第四單元 走進勞動者
11、 粒粒皆辛苦
教材分析:
人人都離不了的,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時世代農民賴以為生的農產品就是糧食。唐朝詩人李紳的這首《憫農》詩更是對廣大農民辛苦勞作的逼真寫照。為了使學生通過糧食-這一典型的日常生活中的農產品,來探究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同時深切體會農民伯伯的辛勤與智慧,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粒粒皆辛苦”這一主題中設計了“一粒種子的旅行”“農田里的科技”餐桌上的思考“三個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