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照 片
(教師可把書中圖片制成大圖相機貼進去)
2、情況調查:了解購買能力。
教師舉出幾種商品名稱,讓學生回答出就近的哪個購物場所能買到。舉例要多樣,衣、食、文具等都要有。
三、情境創設、開展活動。
教師談話:家有人來做客,需購買以下物品:鹽、煙、酒、肉、蔬菜、水果、拖鞋......
1、替小明說出到哪里購買,說明理由!
(活動中把要買物品制成卡片,每生一張,假如你就是小明,分別到哪里采購,把名稱寫在卡片反而,并想好理由)。
2、學生交流。
3、調查:
哪些商品需要到較遠的購物場所購買!你建議在你家附近設置哪些商業場所,做個小小設計師,設置你家附近的購物場所!
四、模擬拓展生活實踐。
把卡片帶回家,看看你寫的購物場所中,能否買到這些商品,并寫上價格,帶回來組成“購物角”。
第二課時
商品價格小調查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關心常用商品的價格和了解商品的價格變化有助于他們合理消費的良好習慣的形成。由于價格調查是以實地調查為主的活動,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商品價格小調查”這一部分內容里,主要是通過分工合作進行的實地調查、觀察比較等一系列活動來使學生了解商品的價格變化特點。由于是讓學生分工合作而完成的活動,這樣既能使學生較為順利地完成任務,又可使他們養成合作、分享的個性習慣。
2、課前準備:
提前一周,讓學生根據家庭實際購物情況,做好一周的家庭購物記錄。每生發一張表,并填寫:
家庭一周購物記錄表
星期 購物場所 物品和數量 金額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二、活動設計:
(一)展示作品:
讓學生拿出家庭一周購物記錄表,全班展示 。
(二)觀察、了解:
選出幾種相同的東西,看它們的購物場所是否一樣,看它們的價格有什么差異。
(三)交流、討論:
商品價格受哪些因素影響,并簡單歸納出商品的價格變化規律,如質量不同價格就不同,購物場所不同價格就不同等。
(四)查資料:
商品的價格為什么會不同呢?學生可自己看書或上網查資料了解原因。教師可指導學生對一件商品從生產到出售的全過程進行了解,以得出結果。
(五)實踐活動:
1、做個調查計劃。
2、填寫調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