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第二課時
活動設計一:書包里的悄悄話
1、播放課件(書包里學習用品在開會,抱怨自己的小主人不知道愛惜自己……)
用擬人的方式從大部分學生對待學習用品的態度入手,生動地揭示了學生中不愛惜學習用品的現象,能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與反思。
2、想想你平時是怎樣對待對待學習用品的?今后有什么打算?
(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有沒有存在浪費的現象,有沒有珍惜我們的學習用品?如果以前有浪費的現象以后應該怎么做?)
活動設計二:“暴光臺”
9、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同學中有哪些不愛惜學習用品的現象,列舉出常見的不良現象和行為,并做出統計(如下表),使學生從身邊尋找、調查,有利于學生得出真實的結論,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0、 學習用品調查表
現象 人數 備注
經常更換新式用品
亂涂、亂扔、亂撕
經常丟失
通過表格的填寫,可以更直觀的看到學生學習用品的使用情況。
(對于合理使用學習用品的學生提出表揚,達到樹立榜樣的目的。)
活動設計三: 愛惜學習用品從我做起的倡議活動
1、我們知道了學習用品來之不易,看了上面這些同學的做法,我向全班同學提出倡議“愛惜學習用品的方案”,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好習慣,從我做起,由小事做起。
2、學生自由談自己的認識。
活動設計四:愛惜學習用品介紹會
1、引導學生收集同學和朋友之間愛惜學習用品的好方法、好經驗,然后介紹給大家,互相交流學習,從而使他們知道愛惜學習學習用用品,珍惜工人叔叔的勞動成果。(給圖書穿“新衣”、給課本“補衣服”)
2、兒歌
“學習用品天天見,形影不離好伙伴。開動腦筋巧利用,愛惜節約美德現。”
(兒歌簡單又易記,所以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來識記,潛移默化的效果。)
4、學生制作卡片。
(“延長了的鉛筆”“用舊作業本驗算”“給本子標上頁碼”)
活動設計五 談收獲
1、同學們,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生談收獲。)
2、老師小結:同學們學習用品是我們的好伙伴,我們的學習生活是離不開它們的,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好好的利用它們,珍惜工人叔叔的勞動成果。
教后記:
13、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教材分析:
本主題由“汗水澆開幸福花”和“我勞動我幸福”兩個板塊構建起情感體驗的基本框架。通過一個個生活小畫面,揭示出各行各業的人們勞動后的喜悅和幸福之情。
活動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農民工人為我們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 .引導學生明白只有付出勞動,才會有收獲。
3. 引導學生樹立從小愛勞動的意識。
活動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汗水澆開幸福花
課前準備:
1. 搜集一些家長在工作獲獎后的照片或一年來收獲最大的是什么?(聽家長講)
2. 安排學生對第63頁教師的幸福時刻的事例進行向老師模擬表演。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師:獲獎時的喜悅心情是怎樣的?
1.先讓學生想 2.再出示準備好的照片(讓學生說說)
師:看到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