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認識
教材分析:《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時、分、秒》的教學內容,通過前兩節課的實踐活動,學生已對1分鐘、1小時持續的時間具有一定感性體驗,知道時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本節課是在學生已初步建立時、分觀念的基礎上進行地順勢教學。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鐘面上的秒針,了解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
設計理念:
1、生活激趣,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新概念,拓展新認知。
2、自主探索,讓學生在獨立觀察、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主體意識。
3、合作交流,讓學生在體悟的過程中,完善自我認知,發展個性思維。
4、實踐應用,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生活性和應用性。
5、多元評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境設疑,初步感受秒
師:同學們,你知道今年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共奪得了多少枚金牌嗎?
生(搶答):32枚!
師:其中有一枚金牌獲得者被世界稱為“東方神鹿”,他是中國人的驕傲,你知道他是誰嗎?
生:劉翔。
師:說得對!讓我們來重溫一下劉翔110米欄奪金時,激動人心的場景吧!
(播放劉翔110米跨欄的比賽全過程)
師:感覺怎么樣?
生1:劉翔跑得真快!
生2:他真厲害!
師:為了給祖國爭光,劉翔奮力拼搏,跑出了好成績。畫面上顯示12.91的12表示的是他剛才所用時間是12小時嗎?12分鐘?
(學生有的搖頭,有的竊竊私語……)
師:那是多少呢?
生:應該是12秒!
師:對!秒是比分更小的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
(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設計意圖:生活中感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尤為重要。本節課開始由激動人心的奧運比賽錄像引入,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激起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觀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觀察秒針
(出示一幅鐘表柜臺的圖,有的鐘面上有兩根針,有的三根)
師:商店里掛著各式各樣的鐘,仔細觀察,你發現鐘面上的針有什么不同嗎?
生1: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有的有三根針。
生2:有的有時針、分針,有的還有秒針。
師:你懂的可真多!鐘面上確實應該有形影不離的三兄弟,除了我們認識的時針和分針,看又來了一根針,它就是……?
生(齊答):秒針。
師:對!秒針長什么樣?和時針、分針比呢?
生1:秒針比時針、分針都長。
生2:秒針是三個里面最長的。
師:你說得可真好!還有嗎?
生3:秒針很細。
生4:秒針是最細的。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現在你知道秒針長什么樣了嗎?
生:秒針最長最細。
[設計意圖:比較中發現。在兩次對比中,引導學生認識秒針并發現其特征,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在比較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