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 (人教新課標二下)
生8:我知道了20~25千克的人數和31~35千克的人數差不多一樣多。
生9:50千克以上的人數最少。
生10:我知道了全班一共有36人。
生11:我知道了每個小朋友的體重有的是一樣的,有的是不一樣的。
生12:我知道了二年級同學的體重大多數都是在26~30千克的范圍中。
……
師:你想對同學們說些什么?
生13:我想說我們快快長大吧。
生14:我想說50千克以上的同學,你們應該減減肥了,胖了對自己的身體沒有好處。
生15:我想說胖了并不代表健康,要想減肥,少吃肉,多吃些蔬菜,還要多做一些運動,多多鍛煉。
……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可真好,通過剛才的猜一猜、稱一稱、背一背的活動,我們已經對小朋友的體重有了很深的體驗了,那么對于輕的物體、其他的物品你能很快地判斷出誰輕誰重嗎?
[評析:讓學生自己稱一稱、理一理,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成為整個活動的主角。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通過猜一猜、稱一稱、背一背、記一記,不但進一步體驗了物體的質量,而且學習鞏固了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從而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提高了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及估計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小組合作的意識。]
活動(三):比一比,說一說。
師: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三組物品(兩個書包、兩袋球、兩袋藥),每組物品都有1號袋和2號袋,請你用最簡單、最快的方法分出每組物品中誰輕誰重。
(小組活動)
匯報交流每個組比較的結果。
生16:我們組比較的結果都是1號物品重、2號物品輕。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是怎樣比較出來的嗎?
生16:藥品我們是用天平比較的,1號我們稱了稱是4克,2號重2克。書包和球我們用彈簧秤來稱,稱出1號重,2號輕。
生17:我們組和他們比較的方法不一樣,稱藥品時,我們把1號和2號袋分別放在兩個托盤中,1號托盤壓了下來說明1號比2號重。
生18:老師:我不同意(生16)的說法,小球用彈簧秤稱,指針根本顯示不出來,因為它們太輕了,不能用彈簧秤,應該用天平。
生19:比較兩袋小球根本不用稱,用手掂一掂就能掂出來誰重誰輕。
師:說一說你們組比較的方法。
生19:我們組用天平比較兩袋藥,用手掂出兩袋球,書包用天平稱,1號重1千克,2號不到1千克。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較出了這三組物品的質量。在比較物品的時候,能用手掂出來的用手直接掂一掂就行了,比如比較兩袋小球的質量;不能用手掂出來的,我們再選用合適的秤來稱一稱。
[評析:要用最簡單、最快的方法得出比較的結果,就要對這三組物品的質量比較方法進行全面選擇、篩選,同時也是對測量工具的進一步認識、使用。在這里比較的結果是次要的,學會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進一步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是主要的。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物體輕重的感知。]
三、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感覺怎樣?
生20:我感覺很有意思,很好玩。
生21:我感覺這節課很輕松,很開心。
師:你有什么收獲?
生22:我學會了怎樣來稱物體。
生23:我知道了用什么工具來稱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