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 常見的力教案
4、活動3 生活中力的現象(參看第67頁圖)
說說圖中物體分別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熱氣球受到空氣向上的浮力,跳水運動員在跳板上受到的力和皮球受到的力都是彈力,磁鐵吸引小鐵釘,小鐵釘受到的是磁力,在水里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滑旱冰時,腳用力向后蹬地面,人就受到一個向前的推力。
5、引導學生舉更多的物體受力的例子,如樹葉飄動受風力,國旗上升受拉力,塑料棒吸起小紙屑靠靜電力等。
三、小結
四、作業
1、吊車吊起貨物時,貨物受到哪些力?
2、舉出生活中物體受力的例子。
第二課時 重力
教學內容:教材第68~70頁。
教學目標:知道重力是怎樣產生的,能指出重力的方向,知道地球上的“上”和“下”,認識地球引力。
教學用具:繩子、小球、鐵架臺、乒乓球、玻璃杯、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向上拋一個物體,無論拋得多高,最終還是落回地面,雨從天上下到地面上,石頭從山上滾到山腳下,熟透的蘋果也會從樹上往地面落,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二、新課講授
1、觀察第68、69頁圖認識一個規律,地球上的物體失去支撐后都會落向地面,如水往低處流,拋起的籃球下落等。
2、活動 小球受力情況
①組裝試驗裝置。
②分析小球吊在鐵架臺上時的受力情況。
繩子對小球有拉力,拉力方向向上。小球還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地球的吸引力方向向下,小球靜止在半空中。
③猜想:剪斷繩子,小球會怎樣?這時小球的受力情況怎樣?
④驗證猜想:剪斷繩子,看小球會怎樣。
⑤分析:剪斷繩子前,小球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引力,剪斷后,小球失去拉力,只受引力作用,由于引力方向是指向地心的,所以小球就往下落了。
⑥重力的定義及計量單位
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作用,地球吸煙物體的力,叫做物體的重力(又叫重量)。重力的單位是牛頓,1千克重量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約為10牛頓。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3、拓展 地球上的“上”和“下”
站在地球上的人頭朝上,腳朝下,“下”指的是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地球那一面的人,我們想象他們頭朝下,但實際上他們的“下”跟我們的“下”剛好相反(圖示)。
地球表面的物體被緊緊地吸引在地球上,所以人類才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在地球上。
4、想象:假如沒有地球引力
5、資料 牛頓與地球引力()
6、小實驗 物體間的引力
①杯子里裝大半杯水,放入一個乒乓球,先置于杯口正中間,然后松手,先讓學生猜想會有什么現象發生,然后驗證。
②解釋現象
松手后,乒乓球不會停在中間不動,而是被一邊吸過去。原來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離得越近,物體越重,引力就越大。地球上的物體都受到引力作用,這就是物體的重力,太陽和地球、地球和月亮之間都有引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