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青島版)
( 學生觀察后回答:塑料袋內壁出現了許多小水珠。 )
(3) 啟發學生思考:這些小水珠是怎樣形成的 ? 如果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氣凝結的,那么這些水蒸氣是從哪里來的 ?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體內可能有什么樣的構造 ?
學生討論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據人從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樣的小孔。
(4) 指導學生觀察植物葉片上的氣孔的形態。
①演示:撕下一片蠶豆葉的下表皮,貼在載玻片上染色后,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 ( 除蠶豆葉外,還可用青菜、洋蔥、蘿卜、天竺葵、馬鈴薯的葉,這些植物的葉片上很容易找到氣孔。 )
②講述:課前,我在各組的顯微鏡上都裝好了像老師這臺顯微鏡上一樣的蠶豆葉的切片。下面,大家通過顯微鏡觀察:蠶豆葉面是什么樣的? 葉面上有什么 ?
③分組觀察,觀察后匯報。
④出示“葉片下表皮氣孔”的掛圖或幻燈片。
⑤講述:在葉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兩邊是兩個半月形的。這些小孔叫做“氣孔”。
⑥觀察:對照掛圖上氣孔的形態,在顯微鏡下再觀察、辨認。
(5) 指導學生認識“葉的蒸騰作用”的含義。
講解:通過推想,我們認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體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過實際觀察,我們在葉的表面確實找到了一些小孔。根吸收的水分運到植物體內,有的被植物體自己用了,有的則在受熱的條件下變成水蒸氣飛散到體外去了。這些水蒸氣正是從葉表面的氣孔跑出去的。植物體內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從氣孔跑出去,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蒸騰作用。 ( 板書:葉有蒸騰作用)
2 .指導學生認識葉的蒸騰作用的意義
(1) 討論:“葉的蒸騰作用”對植物的生活、對自然界有什么意義 ?
(2) 出示葉的蒸騰作用示意掛圖或投影片,啟發學生對照圖思考。
(3) 學生討論回答。
(4) 教師講解。
葉蒸騰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發要吸熱,就像人出汗可以涼快一些,調節體溫一樣,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熱的夏季“涼快”一些,不被曬焦。
②由于蒸騰了水分,植物體內水分減少。這樣可以促進根不斷地吸收水分、養分。
③可以使空氣濕潤。
三、 應用實踐
請同學們根據“葉的蒸騰作用示意圖”,自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四、拓展研究
選擇下面問題中的 1 — 2 個問題,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1 、葉的蒸騰作用與光照時間長短是否有關系? 有什么關系 ?
2 、葉的蒸騰作用與葉的數量多少是否有關系 ? 有什么關系 ?
3 、葉的蒸騰快慢與根吸收水多少是否有關系 ? 有什么關系 ?
11 、植物的葉(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植物的葉中含有葉綠素。
2 、指導學生了解葉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對人與動物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
2、 在正確的分析科學家實驗過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光合作用的過程。
教學準備:
1 、投影片或掛圖:葉的內部構造;葉的光合作用。
2 、實驗器材:燒杯、小燒瓶、小木塊、石棉網、三腳架、棉花、酒精 ( 濃度為 70% 一 75 % ) 、綠葉、火柴等。
預習:
搜集資料,了解植物需要哪些養料,以及了解光合作用。
導學:
一、教學引入
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植物的葉具有蒸騰作用,這節課我們再來了解葉的其它作用。師板書:11、植物的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