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青島版)
1.出示課件。講解:了解熱傳導的規律,在生產和生活中跟有用。
2.談話:下面這些物體,哪部分是容易傳熱的物體?哪部分是不容易傳熱的物體?為什么這些物體要使用不同的材料來制作?你還能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四、課外拓展:
觀察廚房里的用品,哪部分是用容易傳熱的物體制作的?哪部分是用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制作的?
19、水變熱了
教學目標:
1、會做熱對流的實驗;能用圖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結果。
2、愿意合作交流,體驗到通過合作與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認知;能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
3、知道熱在液體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了解熱對流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熱在液體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了解熱對流的應用。
教學準備:
酒精燈、燒杯、燒瓶、試管夾、三腳架、火柴、水、金魚、濕木屑等。
預習:
準備衛生香、紙條。
導學:
一、導入,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觀察兩瓶水,最明顯的不同是什么?(顏色不同)另外,讓學生摸一摸兩個杯子的水溫度如何。(一個熱,一個涼)
師:是的,一瓶加了紅墨水,一瓶加了藍墨水;并且一杯熱,一杯涼。如果老師將這兩個瓶口相對,猜猜看,會發生怎樣的現象?
(這一步師注意,要把熱水放上,冷水放下。)
生猜測可能發生的現象。
師演示,生觀察現象(沒有現象發生)
師:有剛才大家猜測的現象嗎?(生回答)
師:如果把它們倒過來,又會怎樣呢?(此時,熱水在下,冷水在上。)
生匯報觀察到的現象。(紅色的水上升,藍色的水下降,逐漸變成紫色的了)
二、猜想假設
師: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呢?這可能與什么有關呢?
學生猜測。(認為可能是一瓶是熱水、一瓶是冷水的原因。)
師:究竟是不是這樣呢?下面我們來做個實驗。
三、探究活動:熱在液體中的傳遞方式
1、制定實驗方案
師:設計怎樣的實驗來證明呢?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桌子上
有哪些實驗器材?(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火柴、廢物桶。)
生熟悉材料,并根據這些實驗器材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看哪個小組最先拿出實驗方案?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研究方案。
(可以加熱一杯水,觀察水受熱后的變化。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熱后的現象,可以在水里放進一些物體,借助物體來觀察。)
可以讓生舉例說說,放些什么好。(師提供木屑、碎紙屑、粉筆末。)
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選用哪一種?
學生討論并取走所選物品。
2、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安全;二、先觀察木屑、紙屑在水中的現象,再觀察加熱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并把看到的現象畫下來。)
3、學生動手做實驗
學生進行實驗活動。
4、匯報交流
①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發現。
②學生匯報自己的研究發現后,教師進行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總
結出當燒杯里的水受熱以后,水中的物體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這樣不停的循環運動。
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師指導并參與討論。
生匯報。(熱水上升,冷水下降)
師進一步解釋:加熱后,底部的水受熱上升,周圍和上面較冷的
水下降,流過來補充,被加熱后又上升……就這樣,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科學上把這種傳遞熱的方式稱為對流。并板書:對流熱水上升就是水在傳遞熱,通過對流,燒杯里的水溫度就升高了,溫度升高,水就變熱了。(板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