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青島版)
利用實驗認識了對流現象。下面咱們休息一會,來做個小游戲。
師出示金魚,問學生這種普通的金魚生活在常溫水還是熱水里?
生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它只能生活在常溫下的水里。如果把它放入開水里會怎樣?(學生猜測。)
但是今天,老師就讓這條金魚在開水中游泳,老師開始加熱!要仔細觀察,看誰最先發現現象。
師引導學生發現(燒得是瓶子的上端)當熱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時,不容易形成對流,盡管瓶口的水很熱,但下面的水仍舊是涼的,所以,魚還能自由自在的游動。
師:回過頭來想想開頭的實驗,哪瓶是熱水?(生回答)。
再次重復開頭的實驗,讓學生再次加深“熱水上升,冷水下降,熱在水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這一概念。
小結:通過以上的活動,我們知道熱在水中主要是以對流方式傳遞的。
水屬于液體,也就是說熱在液體當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四、鞏固知識
讓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解決課本中“冬天,暖氣片是怎樣使房間變熱的?”這一問題。
五、拓展活動
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很多方面都巧妙的利用了熱對流。你知道有哪些?
生舉例。地球周圍的大氣層里有沒有對流現象呢?如果有,又是怎樣的結果呢?請同學們課下查閱資料,繼續研究熱對流現象,看誰了解的多,好不好?
20、它們會熱嗎
教學目標:
1、能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大膽的猜想,會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棉被、棉衣是否生熱,并用科學的觀點加以解釋。
2、能積極參與觀察實驗,愿與他人合作,樂于用學到的知識穿鑿條件改善生活。
3、了解保溫和散熱材料的性質和用途,知道某些材料保溫、散熱的原因。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保溫和散熱材料的性質和用途,知道某些材料保溫、散熱的原因。
教學準備:
棉手套、棉花、溫度計、泡沫塑料、毛皮、皮筋、實驗記錄單、冰袋、熱水袋等。
預習:
自備毛巾、毛衣、布、絲綢。
導學:
一、導入新課
冬天,穿上棉衣就會感覺暖和,這是我們都經歷過的。但是穿棉衣為什么會暖和,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0課《它們會生熱嗎》,師板書。
二、探究活動
1、 提出問題:為什么穿棉衣、蓋棉被就暖和?
2、猜想假設:根據你的經驗猜想一下,他們會生熱嗎?
3、小組合作進行實驗設計:怎樣驗證他們是否會生熱?教室巡視指導(用不同的材料、保溫度計的位置、手持溫度計的位置)
4、學生分組實驗探究,驗證猜想。
(實驗步驟:① 記錄初始溫度計的度數②分別用毛皮、海綿、棉花包住溫度計的液泡,包的時候不要用手觸摸溫度計的液泡。用皮筋捆好。③包捆好的溫度計掛起來。④分別在3、6分鐘時記錄讀數。)
5、匯報實驗結果:溫度計的讀數沒有變化,說明他們不會生熱,但能保暖。
6、 師生小結:他不能生熱,但是能保溫。師隨機板書。
三、自由活動
1、 各種材料的保溫性能一樣嗎?
2、 學生猜想
3、 設計實驗驗證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實驗材料:塑料杯、紙杯、玻璃杯、金屬杯等,把熱水分別倒入這些杯子中,過同樣的時間后,再記錄水溫。驗證這些物品的保溫性能。
4、交流實驗結果。
5、回報總結:材料不同、保溫性能就不同。師隨機板書。
四、評價
師:在活動過程中,哪個實驗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你自己又有哪些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