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青島版)
師:(總結)剛才,我們通過大量的實驗(指板書)知道了空氣中存在著大氣壓力,而且還知道了大氣壓力的方向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對于大氣壓力的驗證,在300多年前,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為了人們相信大氣壓力的存在,曾經設計了一個偉大的實驗,播放馬德堡半球實驗。
師:總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個實驗有力的證明了大氣壓力的存在。那空氣中為什么會存在著大氣壓力呢?大氣壓力與地面高度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繼續來了解一下。看一下課本上給我們提供的資料。
師:展示課本資料。(小資料)誰來讀?
小資料:
地球周圍包圍著一層厚厚的空氣,大約有-3000千米厚,人們把這厚厚的空氣叫做大氣層。因大氣有重量,所以在大氣中的物體都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叫做大氣壓力,離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力越小。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師:通過這則資料,讓我們對大氣壓力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現在,同學們知道瓶“吞”雞蛋的秘密了吧?
(是因為把點燃的紙條放進廣口瓶內,因為紙團燃燒需要氧氣,所以廣口瓶內的空氣減少,里面的大氣壓力減小了,雞蛋在外面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壓入廣口瓶內。)
師:看來瓶“吞”雞蛋的秘密,我們確實解決了,其實,利用大氣壓力,不僅僅能讓廣口瓶“吞”雞蛋,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利用了大氣壓力的原理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誰能舉例說明大氣壓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1、抽水泵是靠地面上的大氣壓力把地下的水抽上來的。2、吸管掛鉤。3、鋼筆吸墨水……)
師:這節課,我們經歷了猜想——探究——體驗的過程,自己驗證出了空氣中存在著大氣壓力的結論,揭開了瓶“吞”雞蛋的秘密,老師真為同學們的勇于探索,善于實踐的學習精神感到高興。
六、拓展與創新
師:同學們表演一個小魔術瓶“吐”雞蛋,板書:瓶“吐”雞蛋,我們知道(拿瓶子和雞蛋),雞蛋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廣口瓶“吞”下去了,有什么辦法,在保證瓶和雞蛋都完整無損的前提下,讓廣口瓶把雞蛋再吐出來呢?
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課下思考,找出方法,下節課請同學們來表演小魔術瓶“吐”雞蛋。
17、水流有力量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流有力量;水位高,水流的力量大;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
2、指導學生學習對比實驗的方法。
3、培養學生實驗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認識水從高處流下來的流量比從低處流下來力量大。
2、總結使小水輪轉動快的兩個因素:水位高,流量大。
教學準備:
課件、水槽、鐵絲、剪刀、易拉罐、水輪
預習:
搜集有關水流的資料
導學: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海浪沖擊巖石、瀑布飛流直下、水電站開閘放水、漂流等情景。
問:通過這段資料,你有什么發現?根據學生回答引入課題,師并板書:
二、探究活動
1、指導學生做水沖小水輪實驗,認識水流有力量。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水流的力量有大有小。
3、指導學生發現影響小水輪轉動快慢的因素
(1)水位高低的對比實驗
①強調用小孔的易拉罐水沖小水輪,使小水輪轉動起來。
②用小孔的易拉罐水沖小水輪,想辦法使小水輪轉得快。
③小組討論: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發現易拉罐舉得越高,小水輪轉動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