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青島版)
④提問:為什么易拉罐舉得越高,小水輪轉動得越快?(生答)
⑤教師總結并板書:水位高,小水輪轉動得快的結論。
(2)流量大小的對比實驗
①用兩個不同流量的易拉罐水,在同一個高度進行沖小水輪的實驗。
②在小組實驗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發現大孔的易拉罐水流的多,小水輪轉動得快。
③討論:為什么水流的多,小水輪就轉得快?(生答)
④教師總結并板書:流量大,水的力量就大,小水輪就轉得快。
4、興趣活動,游戲比賽
(1)找兩個身高不同的學生參加比賽。
(2)高個使大孔易拉罐,矮個使小孔易拉罐,同時進行沖小水輪實驗。
(3)學生觀察:哪個小水輪轉動得快?
(4)提問:為什么高個同學沖的小水輪轉動得快?
(5)總結比賽結果:水位高,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就大,所以小水輪就轉得快。
5、利用水力
討論:水流與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課件展示:水流的力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6、制作一個小水輪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制作。
三、拓展:
教師介紹:xx年夏季,我國利用小浪底水力樞紐工程,首次對黃河進行 調水調沙實驗
第五單元:熱的傳遞
18、杯子變熱了
教學目標:
1.能夠做固體熱傳遞的實驗;認識固體熱傳導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2.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熱總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3.能夠發揮想像力,大膽猜想。
4.體會用數據進行論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熱總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能夠發揮想像力,大膽猜想。
教學準備:
支架、酒精燈、鐵絲、火柴棍、蠟(或凡士林)、課件:熱傳導的應用
預習:
搜集有關熱傳導的資料。
導學:
一、導入新課:
1.談話:盛熱水的杯子變熱了這是為什么?你能想象熱灶怎樣傳過來的嗎?
生討論后回答。
這樣的想法對不對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
二、新授:
1.指導學生認識熱傳導。
學生實驗。
(1)實驗器材:鐵絲做的實驗架、酒精燈、火柴、凡士林(或蠟)
(2)實驗步驟:
用鐵絲做一個實驗架。
把三根火柴的尾端用凡士林(或蠟)依此在實驗架的鐵絲下。
點燃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在使用酒精燈的時候,讓學生看一看課本上寫得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3)觀察發生的現象。
(4)匯報實驗現象;火柴由被加熱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漸脫落。
(5)匯報實驗結論:熱可以沿著物體傳遞,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導溫度較低的部分。
2.指導學生認識容易傳熱的物體和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學生實驗。
(1)實驗器材:燒杯、熱水、銅絲、鋁絲、木筷、竹筷、瓷勺、鐵勺、塑料棒、玻璃棒等
(2)實驗過程:
在燒杯中加入半杯熱水。
將銅絲、鐵絲、木筷……玻璃棒等這些實驗材料放入杯中。
過一會兒,摸一摸這些物體露在燒杯外面的一端,說說有什么感覺。
(3)匯報實驗現象:金屬材料的物體變熱了;非金屬材料的物體不太熱。
(4)總結實驗結論:物體傳導熱的能力不同,金屬材料容易傳熱,非金屬材料不容易傳熱。
(5)小結:各種物體傳導熱的能力是不同的。金屬傳導熱的能力強,木頭、竹子、陶瓷、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傳導熱的能力差。
三、鞏固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