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八單元 青蛙的一千個朋友教學設計
5、 分析本案偵破的線索
把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整理,分類后摘錄要點(一句話)記在課本99頁的橫線上。
參考詢問要點:
誰是“目擊者”?他們看到了什么?
誰想做科學偵探?得到的第一批證據是什么?
誰被懷疑與本案有關?(犯罪嫌疑人是誰?)
小偵探們希望通過什么方式獲得證據?他們成功了嗎?
大偵探們是誰?大偵探提出了一個搜集事實與證據的新方法,是什么?
后來得到的事實與證據是什么?這些事實與證據說明了什么?
大、小偵探的懷疑對象各是什么?你認為有道理嗎?
本案的偵破工作結束了嗎?
拓展活動:
講述一次自己的“偵破”經歷。回憶這學期,或者是以前,自己所進行的科學探究活動,講述一下探究的步驟和過程。
活動延伸:
最好的繼續活動是“科學小偵探通關記”。
2、科學小偵探通關記
目的:
1、 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體會“事實與證據”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能指出哪些是事實與證據,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的。
*會從自己經歷的事情中總結經驗,自己編制游戲圖。(并不是必須達到的目的,可依學生實際情況而定。)
準備:
一個骰子,每個參加者一個棋子,一張通關游戲圖
怎樣進行:
1、 復習導入
先讓學生回憶前一部分學的內容,讓學生復述 “一千個小偵探找青蛙”講了一件什么事,從這個活動中你學到了什么。
2、 了解游戲規則
游戲規則見教課書第100頁。
這是通關游戲學生能否玩得有趣的關鍵。在準備好棋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講這個游戲怎么玩。特別要說清楚所走的每一步的圖標代表什么意思,注意聯系前一課學習的內容來說。做好準備后,學生就可以玩游戲了。
玩過幾遍之后,當學生的興趣漸漸減弱時,鼓勵他們采用另一種游戲規則來做游戲。可以兩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學生如果有更好的游戲規則,也可以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規則來做游戲。
同時,學生每玩一遍,讓他們說出走到了哪一關,這一關是要求你干什么,每個圖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哪些是事實與證據。一直到學生完全明白這個游戲告訴我們什么為止。
拓展活動:
設計并玩自己的通關游戲。這項活動要求學生的獨創性比較高,難度也很大。因此,只要是能夠模仿課本上的“科學小偵探通關記”游戲,編的簡單一些也沒有關系。可以畫圖,也可以寫字代表每個圖標,但關鍵是要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設計游戲。可以讓他們先說事件過程,再找出這件事中哪些地方可以提出問題,設計成關卡,如何過關等。
3、做青蛙的朋友
目的:
1、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只小青蛙,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學會通過多種手段和媒體拓展自己知識面的方法。
2、利用網絡媒體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學會瀏覽、搜索資料的方法。
準備:
美工刀、剪子、直尺、彩筆,舊掛歷紙或其他硬紙
怎樣進行:
我們都希望做青蛙的朋友,那就讓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只可愛的小青蛙吧!
1、 講制作的要求
首先要講清安全的要求,防止鋒利的刀剪傷人。在制作前,教師并不給出鼓動的制作模式,但要引導學生分類紙做,如青蛙面具、會跳的小青蛙、青蛙模型等等。提醒學生根據紙的特點做,如用有彈性的紙做青蛙的腿。
注意,難的制作也可以幾個人合作。
2、 學生分組制作
教師巡視,及時幫助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并激發他們提出新的問題,自己想辦法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