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圖形6.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與實踐”第6題。
讓學生獨立審題。提問;這三道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要求什么問題?(底面鐵皮部分不同:第(1)題有兩個底面部分,第(2)題只有一個底面部分,第(3)題沒有底面部分)在解答這三道題時要注意什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分別列出綜合算式。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并要求說一說解題的每一步求的什么,三道題解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做“練習與實踐”4題。
提問:配上的這塊玻璃是什么形狀?它的長、寬各是長方體的哪條棱?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3. 做“練習與實踐”5題。
要求學生合作小組討論,加工空調的外包裝紙盒需要的硬紙板包括哪幾個部分?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注重反饋。
四、全課小結(略)
補充:
1.把棱長1厘米的兩個正方體粘在一起做成一個長方體模型,表面再糊上硬紙板,至少要用( )平方厘米的硬紙板。
2.一個長方體的長是3分米,底面是周長為16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底面積是( )平方分米。
3.一根長方體木料長2米,寬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鋸成1米長的兩根,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分米。
4.把一個直徑10分米,高10分米的圓柱體,沿著它的直徑切成兩部分,這兩部分的表面積之和比原來直圓柱的表面積增加了( )平方分米。
5. 62.8厘米的細鐵絲在一根圓鐵棒上剛好繞10圈,這根圓鐵棒的橫截面的半徑是多少厘米?
6.加工廠要制作一批長方體錄音機的機套(沒有底面),現在量得錄音機的長是60厘米,寬是20厘米,高是15厘米,做2500個這樣的錄音機機套至少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7.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底面半徑是2.5分米,高5分米,大約需要鐵皮多少平方分米?
8.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如果從一個頂點處挖掉一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那么剩下部分的表面積是多少?
9.一臺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體,直徑是1米,輪寬是1.5米。如果前輪每分鐘滾動20周,這臺壓路機每分鐘前進多少米?工作5分鐘壓過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課前思考:
第1~2題主要練習體積(容積)單位的選擇和換算,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面積、體積、容積的聯系和區別。教學中,第1題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填一填,匯報交流,說說思考的過程。教師相機引導,讓學生用體積(容積)單位描述自己身邊或熟悉的其他一些事物的體積或容積,進一步加深對相關體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第2題,可以采用板演與齊練同時進行,再交流總結不同體積(容積)單位進行換算的方法。
第4~6題是解決有關表面積的實際問題,不僅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有關幾何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且需要學生具有相關的生活經驗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學生在此過程中加深對表面積計算方法的理解,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所以先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想清楚需要計算長方體、圓柱的哪幾個面或哪一個面,明確后再列式計算。
課后反思:
表面積的計算學生在之前就做過很多練習,對于一些常見的題型,學生掌握得不錯。書上的練習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學生完成得不錯。第6題學生通過練習,知道油桶需要求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水桶需要求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通風管和下水管都只需求一個側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