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整理與練習(1)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310厘米=( )米( )分米 2.5米=( )米( )厘米
72分米=( )米 1600厘米=( )分米=( )米
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2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2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平方分米6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5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002升=( )毫升=( )立方厘米
79立方分米=( )立方米=( )升
5立方米3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2噸=( )千克 3500千克=( )噸
5.006噸=( )噸( )千克=( )千克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體積單位或容積單位。
(1)一瓶墨水60( )。 (2)一臺洗衣機最多盛水94( )。
(3)一塑料瓶食用油是2.5( )。 (4)電熱水器水箱的容積是80( )。
(5)一個沙坑可填充沙子5( )。 (6)摩托車油箱的容積是3.8( )。
三、解決實際問題。
1、用60根同樣的方木,堆成一個長2米、寬1.5米,高1.2米的長方體。平均每根方木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2、一個油桶里裝有豆油50升,如果把這些豆油每500毫升裝一瓶,能裝多少瓶?
3、一個長方體鐵皮水箱的容積是11.52升,從里面量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4分米。它深多少分米?(用方程解)
4、一個長方體油箱,從里面量,底面積是0.25平方米,高0.6米。按每升汽油0.75千克計算,這個油箱最多能裝汽油多少千克?
課后反思1:
在“回顧與整理”一環,我圍繞教材中的問題的大致思路,組織學生討論。其中重點讓學生討論的是下面三個問題:
(1)為什么說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解決有關表面積的實際問題要注意什么?
(3)你是怎樣發現長體體積計算公式的?
學生討論之后的發言,一般都能把握住本質,回答效果比較好。
第5題在作業練習中出現了兩種現象:一是第一個問題的結果要化單位,許多學生當作面積單位來化。二是求第二個問題時,許多學生只求了燈箱的前后左右四個面的面積,沒有算上下兩個面,這恐怕是受到前面餅干盒的影響。但我還是認為是受插圖的影響,圖上的四周色彩很是鮮艷,但上面像是空白,讓人容易忽視,下面,又讓人覺得是栽在地上了,好像沒有下面,再加上結果還要化單位,因而這一題的錯誤率達到40%以上。這題的錯誤,我認為其實質還是學生審題上問題——從題中不難看出求的應是6個面——題中有“各個面由燈箱布圍成”,這其中的“各個面”就暗指是“所有的6個面”。
課后反思2:
根據兩個班級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實際情況,我將第一課時的單元復習目標定位為幫助學生整理本單元的知識點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基本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體積計算的實際問題。在課堂上主要通過學生交流將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了梳理,由于是個別學生在交流,估計很多學生并沒有自己的思考,所以這一形式以后要改變一下,可以嘗試先讓學生自己列出本單元的知識點,繪制成一張表格,然后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先同桌或小組內交流。通過這種形式的練習要指導學生學會一種學習方法,培養一種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