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⑵教師追問:商鞅南門市木,懸賞扛木者是為了什么?
①學生根據文中內容,發表各自見解。
②教師適時點撥,引導明白:商鞅南門立木是為了證明自己誠實守信,從而取得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為新法的順利實施打基礎。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公元前356年,我國戰國時期的改革家商鞅為了在僵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門立木取信的故事,顯示了他變法的決心和意志。)
⑷學生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與第l5自然段內容,加深認識。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分段指名朗讀課文,全班評議,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提出文中讀不懂的詞句,集體交流解疑,達到讀通課文的要求。
3.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條理。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寫商鞅授權變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寫商鞅南門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寫商鞅“南門立木”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四、再讀課文,概括大意
1.學生快速默讀全文。
2.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識字學詞,讀通了課文,又通過分段、概括,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了商鞅南門立木的起因、經過與結果。下節課,我們再來細致品析文中的詞句,暢談各自的閱讀理解與閱讀思考。
六、作業設計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3.從文中摘抄自己喜歡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文,品析文中關鍵語句,深入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用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對商鞅南門立木這一做法的看法,從中感受商鞅的膽識與魄力。
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從中受到誠信教育,并動筆寫下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教學準備:摘抄有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新 課 標第一 網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師導語:簡單地說,商鞅南門立木是為了什么?請從文中找出一個詞語來概括。(立木取信)
3.理解詞語“立木取信”:指的是商鞅在南門立木懸賞扛木者,從而取得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4.導入學文:這節課,我們就來深人體會商鞅南門立木的良苦用心。
二、研讀課文,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