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②理解“摸清”,體會大禹之所“走遍山南海北是為了弄清洪水形成的原因,并從中尋求清理的辦法。
③理解“引洪水入大!,出示地形圖,了解要想消除水災,只能將洪水引流進大海,從中體會大禹的智慧。
⑵大禹親自拿著鎬頭,率領成千上萬的人挖渠開山,疏通河道。
①理解“親自”一詞,體會大禹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②理解“成千上萬”,體會受災百姓之多,他們積極響應大禹的號召,投身于治洪行動中,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大禹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③理解“挖槊開山,疏通柯道”,觀看地形圖,了解要想讓洪水流入大海,就應當在洪水與大海之間挖出水渠,打通擋住洪水的山峰,從而疏通河道讓洪水流走。從中再次體會大禹的智慧。
⑶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艱險,帶領人們一點兒一點兒地開鑿。夏天,烈日當空,山石被曬得滾燙,大禹汗流浹背,仍然不停地干著;到了晚上,還要對付毒蟲猛獸的襲擊。冬天,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大禹一鎬一鎬地挖著凍得堅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下,又干了起來。為了治水,大禹還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
①展開想象,理解“汗流浹背”“磨出了血泡”“毒蟲猛獸的襲擊”“凍得堅硬的土地”,體會環境的惡劣,以及大禹為開鑿龍門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
②理解“仍然不停地干著”“毫不在乎”“三過家門而不人”,體會大禹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
③有感情地朗讀以上句子。
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事例圍繞一個中心句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⑷就這樣,大禹帶領人們,由南到北,由西到東,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①理解“由南到北,由西到東”,體會大禹帶領人們所疏通的河道之長,治理水災的地域之廣。
②理解“十三年”,體會治理水災的時間長。
③理解“苦戰”,體會治洪工程猶如一場艱苦的戰役,體會治理洪水之艱辛。
④理解“終于”,體會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不易,多么艱辛。
⑤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7.教師小結: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戰,兇猛肆虐的洪水終于被治服了,順著河道乖乖地流人大海,天下太平了,一心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大禹也被推舉為治理天下的君王。
8.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對比鯀禹治水,再悟精神品質
1.鯀禹治水的原因: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同情身陷洪災的人們的悲慘遭遇,一心想拯救人類,讓他他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鯀禹治水所用的不同方法:鯀是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借助神力治水;大禹則通過挖渠開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人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3.鯀禹共同的精神:前仆后繼、不屈不撓地與大自然作斗爭的偉大精神。鯀為治水付出生命的代價;大禹為治水不怕辛苦,不畏艱險,三過家門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