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①探聽秘藏息壤的地方。
②請神鳥帶路,請神龜挖洞,偷出了息壤。
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說一聲“長”,息壤便伸展開來,趕退了洪水,露出了地面,人們回到陸地上重建家園。
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鯀治水的方法與過程。
④教師小結、過渡:鯀懷著一顆同情心,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借助神力趕退了洪水,但最終的結果又是如何呢?
⑵鯀治水的結果。
①天帝發現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殺死了鯀,奪回了息壤。
②洪水重新泛濫,人們再次陷入災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再次體會天帝的冷酷無情。
六、課堂小結
1.學生自由交流對天神鯀的認識與了解,感受其精神品質。
2.教師小結:面對人們身陷洪災的悲慘遭遇,天神鯀毅然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想借助神力驅趕洪水,但最終慘遭殺害,但他的善良正義、為民造福、勇于獻身的精神卻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七、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看拼音。寫詞語。
dà yǔ xī rǎng wāng yáng gǔn tàng hàn liú jiā bèi
( ) ( ) ( ) ( ) ( )
3.形近字組詞。
禹( ) 旺( ) 壤( ) 湯( ) 陜( )
寓( ) 汪( ) 嚷( ) 燙( ) 浹( )
4.抄寫課后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結果。
2.品析關鍵詞語,體會大禹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體會鯀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愛護人類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國遠古先民們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3.體會神話故事想象豐富、情節離奇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大禹父子分別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教學難點:體會這個故事揭示的意義——表現了我國遠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崇高精神,歌頌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教學準備:有關大禹的介紹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