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1.研讀第一部分。思考:
⑴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主要寫了什么?(商鞅授權變法。)
⑵第一句話寫什么?(總體評價商鞅,說明他具有很高的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
⑶第二句話主要講什么?(商鞅到秦國后,說服秦孝公變革舊的法規,爭取國家富強。)
⑷“到……便”表現了商鞅什么?(表明商鞅主張變法的思想早已胸有成竹,也說明他實施變法的急切。)
⑸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爭取國家富強。)
⑹第三句話寫什么?(秦孝公授權商鞅主持變法。)
⑺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統領全文。)
2.研讀第二部分?焖倌x課文第2—14自然段,思考問題:
⑴在當時,商鞅要在秦國實行變法,面臨著哪些困難呢?
一方面一些舊貴族對變法持反對意見;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會真心實意地進行改革。
⑵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請用“ ”在文中畫出來,并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①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兒,怕是耍人玩兒的吧?
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天底下沒有這么便宜的事兒,恐怕是耍人玩兒的!)
議議人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大家認為,把木柱從南門扛到北門,就賞十兩黃金,天底下不會有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朝廷在耍弄人。人們的想法,表示對商鞅做法的懷疑。)
②從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一個小伙子,只見他挽起表袖,把大木柱扛起來就走,一邊走,一邊還嘟囔著:“我倒要看看,這位左庶長大人說話算不算數。”
理解小伙子的用意:“我倒要看看,這位左庶長大人說話算不算數!彼麨槭裁磿@樣說?
(從小伙子的語言,體會到他認為事情不會是那樣,有反說的語氣。左庶長說話算不算數,試試看吧。表明他對商鞅下的令持的懷疑態度。)
討論:小伙子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從小伙子的動作、語言可以看出,小伙子對商鞅下的同樣持懷疑態度,他之所以要扛這根木柱是要試一試商鞅是否能說到做到。)
③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樓,不一會兒,手捧五十兩黃金,喜笑顏開地走了下來。
從小伙子的表情體會他高興的心理。
議議:小伙子僅僅是因為得到了賞金而高興嗎?(小伙子“喜笑顏開”不僅僅是因為得到了黃澄澄的賞金,還因為他親眼看到了這位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說話算數、有效。)
⑶課文學到這里,你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呢?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①要在秦國進行改革,首先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
商鞅認識到變法的成功,必須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