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板書設計:
撥浪鼓
要求:
設計新穎,
美觀實用。
課后反思:接觸、了解民間玩具,培養學生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提高學生選擇材料進行設計、制作的能力,激發學生表現美好生活的愿望。
18、課題:北京的廟會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認知目標:初步了解北京廟會的歷史、形式特點,巧妙構思,安排畫面,有選擇的表現自己感興趣的廟會場景。
隱性目標——情感目標: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加深學生對民間文化、藝術的了解與熱愛;增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體驗廟會的熱鬧歡快、豐富多彩的場面,培養學生大膽表現的能力。
作業要求:選一種你喜歡的方法,把廟會上見到的人物場景表現出來。
教學重點:了解有關廟會的知識,巧妙安排畫面中人物與環境的組合,表現有情趣的廟會場面。
教學難點:生動的表現人物動態、人與場景的關系。
課業類別: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教師:范畫、課件、廟會資料、圖畫紙
學生:繪畫工具、廟會資料
板書設計:
北京的廟會
人物動態參考
學生搜集的
圖片資料
教學活動:
第一節
環節 教師 學生 意圖
1、 組織教學
2、 導入新課
3、 講授新課
4、 提出作業要求:
5、 實踐活動
6、 小結
教師展示(風車、燈籠、……)
提問:看到這些有好看又玩的玩具、工藝品,你會想到什么地方?
問:有誰知道廟會是怎樣形成的?
(課件演示)
課件欣賞(廟會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人物動態、廟會場景
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畫出來,(出示課題)。
歸納作業要求
突出一個內容
表現廟會特色
畫面充實
啟發大膽構思表現
用線描的形式表現熱鬧、歡快的廟會場面。
輔導:突出主體、廟會環境、人與景的關系
延伸對傳統文化認知。 用具擺放
各組看一看,玩一玩桌上的民間工藝玩具。
(學生回答-——廟會)
簡介廟會歷史
說出廟會給人印象最深的事情。
研究如何表現廟會
互相說說,最想畫廟會的哪些事情?
(分組討論)根據書和老師給的參考圖片研究。
學生作業
介紹自己大膽表現的畫面(實投展示) 穩定學生情緒
學生欣賞,引起興趣。
加深學生對民間文化、藝術的了解與熱愛
畫面主題突出,整體充實。(解決難點)
初步了解北京廟會的形式特點,巧妙構思,安排畫面,有選擇的表現自己感興趣的廟會場景。
增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第二節
環節 教師 學生 意圖
1、 組織教學
2、 講授
3、 實踐活動
4、小結
總結上次情況
提出本節任務:
上色。
勾線平涂法。
展示作品,分析優點。
用具擺放
學生作畫
穩定學生情緒
加深學生對廟會文化、藝術的了解與熱愛
通過欣賞作品,了解北京民俗文化。并對廟會的場景進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