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教師準備:紙張、彩色墨水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9.3
1、 課件導入
展示課件:不同滴染法的學生作品, (1)學生帶著問題觀看。(2)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 探究學習
(1)這么多漂亮的作品,其實只用了三種顏色。
(2)拿出學具袋中的三種顏色嘗試一下。學生動手用三原色滴染。
(3)匯報探究結果。
紅色+黃色=橙色
黃色+藍色=綠色
紅色+藍色=紫色
3、 探究創作
(1)看書第3頁的滴染方法。
(2)你對那種方法感興趣試一試。
4、展示評價
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學生們欣賞評述同學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作品的色彩美,體驗成功的喜悅。
4、 引伸提高
通過課件展示、點評滴染在生活總的運用。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9.6
教學過程:
一、欣賞課件,觀察滴染的方法及優秀作品。
二、欣賞上節課我們創作的滴染作品。
學生觀察自己的作品,總結滴染的方法,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
三、繼續創作滴染作品。
注意在創作過程中注意方法,美感。
四、展示評價滴染作品
板書設計: 美麗 滴染
課后反思:知道紅、黃、藍是顏色的三原色;三原色混合會引起色彩的變化;三原色混合變化的規律是:紅色+黃色=橙色,黃色+藍色=綠色,紅色+藍色=紫色。運用書中提示或者自己獨創的色彩滴染方法創作出美麗的作品,自主探究三原色混合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探究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色彩的興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藝術魅力。
課 題:美麗的染紙
課 時:1課時
授課時間:9.10
教學目標:初步學習染紙工藝知識,進一步加深色彩的原色、間色知識。學習染紙的基本方法,了解染紙的特點,發揮創造力,巧妙利用染紙進行制作。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制作能力,培養學生觀察生
活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創造性的折法及色彩的搭配。
教學難點:掌握浸染時間及空白的處理。
學習材料:教師:生活中扎染的實物若干件、課件、實物投影等及學生染紙優秀作品。
學生:彩色墨水、生宣紙、調色盤、毛筆、剪刀等。
教學過程:1、欣賞引入
問:欣賞染紙作品,看一看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來的?
2、介紹染紙的方法
介紹染紙,用生宣有計劃、有目的地浸染各種顏色,使之自然形成美麗的紋樣。
3、演示折法與染法,培養學生問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大膽創新
演示:折法(各種折法展示。) 染法(色彩搭配,適當留空白,控制水分。) 揭法(稍晾一會,按原來的折疊順序細致小心地揭開。)
4小結自己創作過程
問題:這些漂亮的染紙可以用來做什么? 出示一些用染紙制作的工藝品,了解其制作方法,啟發學生創新。
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
欣賞評述:介紹自己的創新作品,說說自己作品最突出的特點在哪兒。
板書設計: 美麗的染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