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四年級美術教案(全冊)
1、宣紙
(1)教師出示水粉畫和中國畫作品,讓學生觸摸、觀看兩幅作品所用紙張的異同(如厚薄等)提問:你發(fā)現(xiàn)什么不同?(板書:紙)
(2)小結:中國畫古代多用絲織品作畫, 后來才改用宣紙,
為什么叫宣紙呢?因為安徽涇縣,也就是古代的宣城制紙最有名,所以稱之為宣紙。(板書:宣紙)
(3)宣紙的尺寸規(guī)格。
(4)宣紙制作工藝流程:宣料浸泡——蒸煮——打漿操紙——壓水成形——烘焙
(5)試紙:用手指蘸少許請水在紙角。
小結:浸染、吸水的為生宣紙,它可以表現(xiàn)寫意畫的淋漓盡致;熟宣紙不浸染,便于工筆畫逐層上色。(板書:生宣、熟宣)
2、筆(板書:筆)
(1)學生拿出手中的毛筆觀察、觸摸, 發(fā)現(xiàn)筆與筆的異同。 硬毫:有彈性, 剛勁, 棕色; 軟毫:柔軟, 白色;
兼毫:剛柔之間。(板書:硬毫、軟毫、兼毫)
(2)筆的結構:有筆桿、筆頭(根、尖肚)兩部分組成。
3、硯
(1)硯的種類:有廣東肇慶(端州)的端硯,湖南瀏陽的菊花石硯,安徽的 硯,山西的澄泥硯,甘肅的 河硯。
(2)端硯小故事。
4、墨
(1)墨錠
a、磨墨的技巧
b、教師示范畫
c、墨分五彩
d、水墨畫欣賞
(2)瓶裝墨汁:方便、快捷
5、色
(1)國畫色:塊狀色、管狀色。
(2)色表介紹:植物類顏色,礦物類顏料
6、教師介紹其他中國畫文具附件。
三、學生作業(yè)
1、提出作業(yè)要求, 快速欣賞作品。
2、學生作業(yè), 教師巡視。
四、課堂小結
今天, 我們一起了解了中國畫的作畫工具和材料, 對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中國畫的筆墨趣味。
板書設計:
水墨畫畫具
宣紙:生宣、熟 宣
7筆和墨的趣味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 使學生掌握表現(xiàn)墨的濃、淡、干、濕效果的技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提高他們對水墨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筆、用墨的技法,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教學難點:畫面構圖的虛實處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
同學們見過中國畫沒有?中國畫又叫什么畫?
中國畫又叫水墨畫,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 它是用特別的宣紙、筆,運用墨、水、顏料繪制而成。
下面, 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張用中國畫工具畫成的有趣的畫。
(出示范畫, 學生欣賞)
2、教師引導欣賞
(1)這幅畫上畫了一些什么東西?
(2)這些點在顏色上、形狀上有什么不同?
(3)這些線又有什么不同?
(4)看了這幅畫, 你想到了什么?
3、小結:我們把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電、線畫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筆和墨的趣味”。
二、新授
畫好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用筆、用墨的方法。
1、講解國畫的用筆技法。
中鋒和側鋒是中國畫最基本的用筆技法。
2、示范講解國畫中最基本的用筆技法。
(1)點:濃、淡的區(qū)別。示范:墨色互點。
(2)面:(示范)先調淡色,筆尖蘸濃色側鋒畫圓
先調顏色,筆尖蘸墨側鋒畫出。
先調墨色,筆尖蘸色側鋒畫出。
指導學生講出面和點的區(qū)別。
(大小、形狀)
小結:國畫的用墨講究濃淡變化。
(3)線
引導學生從范圖中找出濃、淡不同的線條,使學生知道線條的墨色也有濃淡之分。(教師示范)
小結:國畫的用墨必須有濃、淡、干、濕的變化,筆和墨的趣味就是從這些變化中體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