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認識》教學設計及評析
3、揭示課題
師:為什么不用時或分作單位進行倒計時呢?計量較短的時間要用時間單位——秒。
二、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建立秒的概念
1、認識鐘面
(1)簡單認識秒表并介紹其用途。
(2)介紹數字式的電子表如何顯示“秒”。
(3)認識指針式鐘面上的秒針。
【評析】展示生活中常見的三種可以計量“秒”的工具,讓學生了解這些表是如何計量“秒”的,并為下面認識1秒做好鋪墊。
2、認識體驗1秒,初步建立秒的概念
(1)認識1秒
師:(播放課件)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秒針在鐘面上是怎樣讓時間1秒1秒過去的?它是怎么走的?
(根據學生觀察匯報的結果,教師總結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2)體驗感受1秒(分三個層次)
師:你覺得1秒有多長?
a、聽一聽
師: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秒針1秒1秒跳動的聲音和節奏,感受一下1秒到底有多長?(播放課件)
師:哪位小朋友把你聽到的聲音學給大家聽一聽?你還能想出其他聲音來表示1秒嗎?
b、動一動
師:能不能用一個動作來表示1秒的時間?
(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示1秒,如果學生設計合理,教師播放課件訓練學生跟著秒針走動的節奏試做,并邊做動作邊數數。)
【評析】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生對秒有過接觸,并不陌生,通過“你覺得1秒有多長?”這樣一個問題,喚起學生對1秒的已有的模糊的經驗,為下面仔細感受1秒的長短做下鋪墊。然后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將看不到、摸不著的時間也變得活潑生動起來。同時這樣的環節也很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借助這樣的形象思維方式,幫助學生真正建立1秒的概念。最后,通過邊做動作邊數數的環節為下面認識幾秒埋下伏筆,訓練學生掌握秒的節奏,為下面培養學生估算時間的能力也就是本節課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做了很好的鋪墊。
c、體驗1秒的價值。
師:小朋友們知道了1秒到底有多長,那如果給你1秒鐘,你可以干什么呢?
(學生暢談)
師:是呀,1秒的時間太短了,但是:(課件播放體育健兒們賽場上1秒鐘所做的不平凡的事情)
師:看了這些介紹,小朋友們最想說什么呢?
(生自由發言后教師總結談話,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
【評析】這樣的環節在這節課上必不可少,在學生認識了1秒之后,及時地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品德教育,讓學生知道1秒雖然很短但同樣很重要。同時將自己1秒鐘所能做的事情與奧運健兒們1秒鐘完成的事情加以對比,讓學生感受這些可愛的體育健兒為祖國作出的貢獻以及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
3、認識體驗幾秒,培養估計能力。(分三個層次)
(1)借助鐘表,體驗10秒
師:對!“珍惜時間”這4個字正是今天老師今天特別想對小朋友們說的,我把這4個字寫到黑板上,請小朋友們永遠記住好不好?
師:那老師寫這4個字的時候小朋友們幫老師看著一共用了幾秒?先看現在屏幕上是幾時,分針和秒針都指著幾呢?(大屏幕顯示整6時)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跟老師配合一下幫老師點一下鼠標,讓秒針走起來?
(教師用10秒鐘的時間寫完4個字,學生看大屏幕幫老師計時)
師:(此時秒針指到2)一共用了幾秒?你怎么知道的?如果要用計算的方法該怎樣計算呢?
【評析】本環節的設計達到了以下三個目標:第一,讓學生先通過看表知道時間,為下面的脫離表怎樣估算時間做好鋪墊,這是設計本環節的一個主要目的。第二,通過教師活動,讓學生體驗10秒的長短,改善學生心目中“秒”太短了,根本做不了什么事情的錯誤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只要10秒鐘,就可以寫4個字,那當然也可干很多別的事情。第三,教會學生怎樣計算鐘面上的小格。另外,本環節的實施過程中還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點鼠標的動作,無形中滲透了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