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69——70頁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2、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索、交流等活動,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方格圖 長方形和正方形
設計理念:《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北菊n設計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線”,重社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鼓勵算法多樣化,努力使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新知,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引入 探究新知
師:今天,老師要帶領你們去圖形王國,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同學們早就認識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出示方格圖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并讓學生觀察,知道每個小方格的邊長都是1厘米)1、不用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2、交流個性化的算法。重點使學生了解長方形的長邊有6個格,它的長是6厘米等。
二、 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呈現教材中的兩個圖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學生中可能出現的算法有:長方形的周長5*2+3*2 (5+3)*2 5+5+3+3
正方形的周長 3+3+3+3 3*4 4*3
2、交流學生個性化的算法,使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
3、先討論一下自己喜歡哪種方法,再師生共同總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 練 一練
1、 小鳥回家
首先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然后,根據公式進行列式計算。
2、第2題指導學生理解題意,必要時可以畫一畫剪一剪。首先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然后,根據公式進行列式計算。
3、 問題討論(先讓學生自己思考之后進行交流)
這是一道具有一定難度的題,在做第1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想一想32能不能整除4,因為正方形的邊長是相等的。在做第2題的時候一定讓學生明確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