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地磚的周長(精選9篇)

地磚的周長

發布時間:2022-12-15

地磚的周長(精選9篇)

地磚的周長 篇1

  【課題】地磚的周長

  【教學內容】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目標】

  從實際情境出發,通過觀察、操作、歸納出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出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出示地磚圖片。

  提問:這是我們常見的裝修地面的瓷磚,在這節課上你最想研究它的哪方面的問題?

  出示課題:地磚的周長

  2、要想研究地磚的周長,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3、量一量地磚的邊長。

  4、獨立計算出地磚的周長。

  5、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1)60+60+60+60=240

 。2)60×4=240

 。3)(60+60)×2=240

  6、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為什么?

  7、用求地磚周長的方法去求其他正方形可以嗎?試一試。

  8、總結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正方形周長=邊長×4

  二、練一練。

  1、完成1、2題。

  使學生明確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

  求籬笆的周長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

地磚的周長 篇2

  題:地磚的周長

  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p48內容。

  標:

  1、合作: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夠正確地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3、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點: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備:

  地磚(實物)、電腦、課件、幻燈片、米尺。

  學生自己帶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正方形。

  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算練習(認識學生):

  12×4=   15×4=   20×4=   22×4=   50×4=   60×4=  

  2、乖乖兔 去小熊家做客,發現小熊家貼了新地磚。

  3、評 小明星!

  二、探究新知

  1、量地磚

  估計

  動手量一量(合作)

  說一說(“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你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2、獨立嘗試:

  計算

  匯報。   討論、比較(幻燈出示) :

  “你覺得那種方法最簡便,最好記憶?”(評 小明星。

  應用:幫小熊家算一算兩個正方形的相框的花邊的長。

  15厘米                       22厘米

  (獨立嘗試所學)。匯報。訂正。

  觀察(課件出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三、小結

  說一說: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得: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四、應用

  1、解決身邊的問題:

  動手量、算:自己帶來的物品。

 。ǚ中〗M進行——自己從身邊獲取信息,去解決身邊的問題。)

  2、完成p48的“練一練”的  2 ;p49的“練習六”的  4(評 小明星。

  五、鞏固(課件)

  1、算出右面正方形的周長:        

  5厘米

  2、小明要改制一個邊長是9厘米的正方形的相框(如下圖)。他想在正方形相框四周粘一些紅色絲帶,請你幫他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厘米的絲帶呢?    

  3、用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使每邊長2厘米,需要多長的鐵絲?

 。í毩⑼瓿桑處熍;小教師批。)

  六、評價自己的學習(全課總結)

  1、自評:①.學習態度;②.合作;

  2、互評。(評 小明星!)

  3、談收獲(課件:“小朋友,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七、提高

 。ㄕn件)“考考你”。

  用四個邊長2厘米的正方形,把它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計算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

 。ǹ梢钥浚和队把菔荆

  板書:

  地磚的周長

  60+60+60+60=240(厘米)

  60×4=2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XX年10月17日

地磚的周長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自制各教具,準備實物及掛圖;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運用現實物體引入新知。

  談話:我們已學過求長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出示地磚一塊)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學們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鋪上了許多鮮艷的泡沫地板,你們看,每塊地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數學信息:“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蹖W生獨立思考:怎樣計算每塊正方形地板的周長?

  ④討論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莼卮饐栴}:每塊地板的周長是240厘米。

 、扌〗Y: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有時間的話,可以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先測量,再計算各圖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思考,找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必要條件,再準確測量,正確計算。)

  2、淘氣將兩塊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圖),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嗎?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3、用16根小棒擺出不同的長方形,能擺出幾種?寫出它們的長和寬。(以小棒根數為單位)(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圖形都擺出來)

  長有幾根小棒

  寬有幾根小棒

  提問:這些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一樣長)

  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擺成的)

  4、游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圖形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到和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的圖形,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

  二、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教科書51頁實踐活動:先估計,再測量黑板面、數學書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圍學習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長。

  3、課后分組測量并計算學校一個籃球場的周長。(可以使用目測、步測、工具測量等各種方法。)

地磚的周長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采用身邊的實物來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

  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

  3、我們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塊塊正方形地磚拼成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地磚的周長。提示課題:地磚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測量地磚的邊長。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磚,我們可以隨便選取一塊。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長,怎樣才能算出來呢?必須先測量它的邊長。要測量幾條邊呢?

  請你用測量工具測量出你需要的數據。

  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的。注意如果學生手中的尺子不夠長,可以多測量幾次。

  2、計算地磚的周長。

  我們已經測量出我們需要的數據。你能算出這塊地磚的周長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方法1: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用邊長乘以4。

  方法3:先把兩條邊長加起來,再乘以2。

  三、鞏固提高

  1、獨立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要求獨立完成,再與同伴交流方法。

  2、討論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有幾種?哪一種最簡單?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3、用你剛才選擇的最簡單方法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第2題求籬笆的長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四、總結

  1、說一說今天的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上你學會的知識?舉例說一說

地磚的周長 篇5

  地磚的周長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采用身邊的實物來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

  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

  3、我們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塊塊正方形地磚拼成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地磚的周長。提示課題:地磚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測量地磚的邊長。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磚,我們可以隨便選取一塊。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長,怎樣才能算出來呢?必須先測量它的邊長。要測量幾條邊呢?

  請你用測量工具測量出你需要的數據。

  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的。注意如果學生手中的尺子不夠長,可以多測量幾次。

  2、計算地磚的周長。

  我們已經測量出我們需要的數據。你能算出這塊地磚的周長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方法1: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用邊長乘以4。

  方法3:先把兩條邊長加起來,再乘以2。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獨立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要求獨立完成,再與同伴交流方法。

  2、討論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有幾種?哪一種最簡單?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3、用你剛才選擇的最簡單方法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

  第2題求籬笆的長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  說一說今天的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上你學會的知識?舉例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教學反思

地磚的周長 篇6

  教材分析:

  《地磚的周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四課時。本節課突出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認識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實際問題。本節是本單元的第四節課,由于學生對周長的概念、以及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和生活經驗,因此教材中創設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境——幫我的女兒丫丫測量和計算裝修房間所需的相關數據,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和歸納出計算正方形周長的正確方法。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充分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以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 能夠運用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通過數學實踐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設想:

  通過計算“地磚的周長”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量、算、歸納、說、拼等手段,加深學生對正方形的周長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從小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將數學課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具準備:正方形圖片、實物(地磚)、題單、課件。

  學具準備:實物(地磚)、尺子。

  教學流程:

  一、 復習舊知。

  1.師:同學們師:同學們,前兩天大家已經初步認識了圖形的周長,那誰能用一句話告訴老師,什么是周長?怎樣求圖形的周長?

  2.出示正方形。

  師:請說出圖形的名稱。

  正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如果要計算正方形的周長,需要測量它的哪些邊的數據?

  師: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現在林老師遇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用你們學到的這些本領來幫助林老師,做一個能干、又有愛心的孩子嗎?

  【設計意圖:鞏固舊知,為今天的新課做好鋪墊,奠定基礎!

  二、創設情境,教學新知。

  1. 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兒,名叫丫丫,就快滿五歲了,和你們一樣,她非常非常渴望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漂亮房間,所以呢,我按照裝修師父的要求買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學們來幫助老師測量和計算一些數據,你們可以嗎?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原本屬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參與,并有能力去解決一些問題,更在情境創設中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

  2.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a.展示實物(地磚),請生觀察其形狀。(板書:地磚的)

  b.學生分組測量地磚邊長數據,(提示:測量是盡可能的取整厘米數。)并用至少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地磚的周長。抽生說算理,師板書。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c.全班討論:你覺得那種方法最好記憶,最簡便?為什么?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

  由此得出:(板書)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生齊讀公式兩遍,并在題單上默寫。

  師:邊長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

  師: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求出什么?

  【設計意圖:從實際情境出發,充分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嘴 、動腦、獨立思考,通過探索、交流、觀察、歸納等形式推導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三、練一練

  判斷題:

 。1)正方形的周長等于它的邊長的4倍。

 。2)兩個正方形的邊長相等,周長也相等。

 。3)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周長是25厘米。

 。4)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米,邊長是6米。

  【設計意圖:對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加以鞏固!

  四、數學與生活:

  丫丫的一張正方形照片,邊長30厘米,要給這張照片做一個邊框,邊框有多長?

  丫丫的正方形窗簾,邊長為100厘米,給三邊做漂亮的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如果做兩層呢?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同時,為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五、實踐活動:

  (1)學生分組用2個地磚拼大的長方形。

  (2)計算其周長。

 。3)請生說說想法。

  (4)與原來兩塊地磚的周長相比,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并組織小組及小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板書:

  地 磚 的 周 長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地磚的周長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自制各教具,準備實物及掛圖;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運用現實物體引入新知。

  談話:我們已學過求長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出示地磚一塊)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俪鍪厩榫常和瑢W們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鋪上了許多鮮艷的泡沫地板,你們看,每塊地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數學信息:“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蹖W生獨立思考:怎樣計算每塊正方形地板的周長?

 、苡懻摻涣鳎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問題:每塊地板的周長是240厘米。

 、扌〗Y: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有時間的話,可以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先測量,再計算各圖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思考,找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必要條件,再準確測量,正確計算。)

  2、淘氣將兩塊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圖),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嗎?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3、用16根小棒擺出不同的長方形,能擺出幾種?寫出它們的長和寬。(以小棒根數為單位)(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圖形都擺出來)

  長有幾根小棒

  寬有幾根小棒

  提問:這些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一樣長)

  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擺成的)

  4、游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圖形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到和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的圖形,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

  二、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教科書51頁實踐活動:先估計,再測量黑板面、數學書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圍學習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長。

  3、課后分組測量并計算學校一個籃球場的周長。(可以使用目測、步測、工具測量等各種方法。)

地磚的周長 篇8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周長的含義和長方形的周長計算之后,緊接著學習正方形的周長。教材從生活實際出發,以求正方形地磚的周長導入學習,體現了數學知識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緊接著用兩種方法計算周長,第一種是把四邊的長度相加,第二種是用正方形的邊長乘4。教材并沒有直接給出結論性的計算公式,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周長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計算后,結合與他人的交流比較出計算的方法。既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又通過引導學生對方法的比較和討論,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

  學情分析:

  學生在理解周長的含義和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后,學習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不會有什么困難。教師要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探究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學會學習。教師應在鞏固基本計算之后,聯系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并加以比較,讓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比較完整的認識。配合適當的拓展性練習,使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更深的理解,結合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想:

  通過計算“地磚的周長”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量、算、歸納、說、拼等手段,加深學生對正方形的周長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從小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將數學課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通過自主學習和交流比較,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不完整籬笆”之類的問題。

  教學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自制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

  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

  3、我們的教室,已經知道地磚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大家能算出地磚的周長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揭示并板書課題:地磚的周長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原本屬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參與,并有能力去解決一些問題,更在情境創設中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

  二、新知探究、解決問題

  1、 想一想

  “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從這個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地磚面是正方形,邊長是60厘米……)

  2、 算一算

  先讓學生自己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樣算的。

  通常會出現兩種算法

 、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 60×4 = 240(厘米)

  也可能出現第⑶種方法:(60 + 60)×2 = 240(厘米)

  3、 議一議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并配合學生的發言進行適當地板書。對每種方法都給予肯定。對探索出最簡方法的學生給予特別鼓勵。

 、 這是用所有邊的長度相加的方法。

  ⑵ 這是運用了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的特點,只有一步計算,很簡便。

  ⑶ 這是模仿長方形的計算方法,比第一種簡便。

  【設計意圖:從實際情境出發,充分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嘴、動腦、獨立思考,通過探索、交流、觀察、歸納等形式推導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 第48頁做一做: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長,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2、 第48頁討論: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最簡便的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邊長×4。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同時,為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 實踐應用

  第48頁練一練1、2。引導學生對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的異同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都是計算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 (28+15)×2 = 86(米) 籃球場是長方形,根據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我們用長加寬的和乘2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 32×4 = 128(米) 實驗園地是正方形,求籬笆長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我們用邊長乘4的方法來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茄a充對比練習: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

  四、 拓展延伸

  ⑴ 9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 某公園,打算沿著一面墻開出一塊正方形草地,為了防止游人穿行,工人師傅打算用一根繩子把菜地圍起來,請你幫助算算,至少要準備多長的繩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并組織小組及小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

  板書設計:

  地磚的周長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 60×4 = 240(厘米)

  ⑶ (60 + 60)×2 = 2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 = 邊長×4

地磚的周長 篇9

  教材分析:

  《地磚的周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四課時。本節課突出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認識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實際問題。本節是本單元的第四節課,由于學生對周長的概念、以及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和生活經驗,因此教材中創設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境——幫我的女兒丫丫測量和計算裝修房間所需的相關數據,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和歸納出計算正方形周長的正確方法。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充分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以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 能夠運用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通過數學實踐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設想:

  通過計算“地磚的周長”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量、算、歸納、說、拼等手段,加深學生對正方形的周長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從小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將數學課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具準備:

  正方形圖片、實物(地磚)、題單、課件。

  學具準備:實物(地磚)、尺子。

  教學流程:

  一、 復習舊知。

  1. 師:同學們師:同學們,前兩天大家已經初步認識了圖形的周長,那誰能用一句話告訴老師,什么是周長?怎樣求圖形的周長?

  2. 出示正方形。

  師:請說出圖形的名稱。

  正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如果要計算正方形的周長,需要測量它的哪些邊的數據?

  師: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現在林老師遇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用你們學到的這些本領來幫助林老師,做一個能干、又有愛心的孩子嗎?

  【設計意圖:鞏固舊知,為今天的新課做好鋪墊,奠定基礎!

  二、創設情境,教學新知

  1. 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兒,名叫丫丫,就快滿五歲了,和你們一樣,她非常非常渴望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漂亮房間,所以呢,我按照裝修師父的要求買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學們來幫助老師測量和計算一些數據,你們可以嗎?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原本屬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參與,并有能力去解決一些問題,更在情境創設中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

  2.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a.展示實物(地磚),請生觀察其形狀。(板書:地磚的)

  b.學生分組測量地磚邊長數據,(提示:測量是盡可能的取整厘米數。)并用至少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地磚的周長。抽生說算理,師板書。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c.全班討論:你覺得那種方法最好記憶,最簡便?為什么?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

  由此得出:(板書)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生齊讀公式兩遍,并在題單上默寫。

  師:邊長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

  師: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求出什么?

  【設計意圖:從實際情境出發,充分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嘴 、動腦、獨立思考,通過探索、交流、觀察、歸納等形式推導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三、練一練

  判斷題:[=小學教 學設 計網0-www.j x =-]

  (1)正方形的周長等于它的邊長的4倍。

  (2)兩個正方形的邊長相等,周長也相等。

  (3)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周長是25厘米。

  (4)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米,邊長是6米。

  【設計意圖:對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加以鞏固!

  四、數學與生活:

  丫丫的一張正方形照片,邊長30厘米,要給這張照片做一個邊框,邊框有多長?

  丫丫的正方形窗簾,邊長為100厘米,給三邊做漂亮的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如果做兩層呢?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同時,為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五、實踐活動:

  (1)學生分組用2個地磚拼大的長方形。

  (2)計算其周長。

  (3)請生說說想法。

  (4)與原來兩塊地磚的周長相比,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并組織小組及小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磚的周長(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面積與周長的比較(精選3篇)

    小數第七冊 第五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重慶市秀山縣山東風路小學 孔繁剛 教學內容: 第101頁的例題 , 練習二十七第1~5題教學目標:1、通過周長與面積的對比,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 面積和周長對比(精選3篇)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材P101—102教學目標1、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分、理解、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2、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

  • “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周長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播一種美麗,植一種思想 ——《周長是多少》教學案例及解讀(通用2篇)

    數學活動課,無可避免地有著一個共性——熱鬧。生動有趣的情境,五花八門的學具,足以讓孩子們“小臉通紅、小手直舉”,教師更是在教學設計上費盡了心思,所以很多活動課,乍一聽都是成功的,可仔細品味,總覺得似乎還不夠味,或者說聽完...

  • 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周長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精選9篇)

    教學目標1.通過比較,學生正確理解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能運用概念正確地計算面積和周長.2.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區別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計量單位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

  • 《周長》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周長 教學設計總第18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 周長計算(通用13篇)

    教學內容:教材69——70頁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精選6篇)

    教學目標1、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分、理解、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2、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發展變...

  • 周 長(通用17篇)

    周 長教學內容:本冊教材第41頁上的例1。教學要求: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 周長是多少(精選8篇)

    教學內容:國標版三年級(上冊),教科書第68~69頁的內容。 總設計意圖: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第68—69頁的內容是一節實踐活動課,內容有“圍一圍”、“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和“估一估”,由于“圍一圍”、“...

  • 周長的計算(通用13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100一10l頁周長、面積的意義,周長計算和“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教學要求: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學過的周長計算的公式,能正確地進行。...

  • 《地磚的周長》教學設計(通用7篇)

    地磚的周長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2、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 周長教學設計(通用7篇)

    教學內容:教材數學第五冊《周長》(p66~p68) 教學目標: 1.通過“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動,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 2.借助實際操作,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 周長  教學設計(北師版三上)

    周長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怡红院亚洲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 | 免费wwwxxx| 成人av网站免费观看 |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 aaaa国产精品 |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软件 | 无码制服丝袜人妻一在线视频 | 国产一级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在线视频 | 精品熟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美女视频免费看 | 亚洲www. | 啪啪激情婷婷久久婷婷色五月 |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 | 国产一区久久精品 | 乱码午夜-极品国产内射 | 午夜影视啪啪免费体验区入口 | 日本老熟欧美老熟妇 |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 丰满少妇无码在线观看 | 欧美色资源 | 日韩欧美第一页 | 狂野的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仓人妻偷偷久久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软件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精品五月丁香好久久 | 亚洲视频中文在线 | 欧美久久久网站 |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男女啪啦啦超猛烈动态图 | 91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