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千克 克 噸教案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克與千克,那么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多少克才是1千克呢?請同學們猜一猜,然后想辦法驗證!
(三)總結
師: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收獲?
(四)鞏固練習
1.出示課本第20頁的圖。
師:說一說下面物品的質量各是多少?
(1)指導學生看第一個秤面上的刻度。
師:從秤面上看這個秤最多可以稱多重的東西? 兩個雞蛋重多少? 一個雞蛋重多少呢?
(2)第2小題生自己做。
2. 教科書第20頁“練一練”的第2題。
讓學生直接填在教科書上,集體訂正。
3. 教科書第20頁“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比較,哪個重些?
4. 單位用錯的日記。
師:老師這里有一篇日記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你能發現什么?
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來,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臉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個65千克的雞蛋,然后背起3克的書包上學去了。
教學內容:1噸有多重(認識噸)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有多重。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1. 建立1噸的概念。
2. 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探索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嗎?誰來講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同學一定要認真聽,聽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師可隨之出示掛圖或多媒體畫面,并請一位同學講“曹沖稱象”的故事。)
師:故事講得很生動,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你們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會用克、千克作單位,也有可能用噸作單位;也可能發出疑問: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師引導學生思考:用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認為合適嗎?
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
(引出課題:1噸有多重,并板書)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⑴哪些物體的質量是1噸呢?教師用課件(或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圖,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
350×3=1050(千克) 3頭水牛約重1000千克
100×10=1000(千克) 10桶油約重1000千克;
50×20=1000(千克) 20袋面粉約重1000千克;
25×40=1000(千克) 40人約重1000千克。
(2)小組匯報。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噸=1000千克,并介紹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聯系生活,理解新知。
(1)舉例說明生活中有許多物體要用到質量單位噸。
(掛圖或多媒體出示) 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教師進行補充。
(2)讓學生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分析。
(三)綜合應用,鞏固拓展
完成書上的練一練(重新調整練習題的順序),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1.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千克、噸):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