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1、引入:同學們愛看書嗎?四月是我們學校首屆讀書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買書,看看買書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2、提出問題:出示:一本書23元。問: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
如果買2本要多少錢?算式怎么列?買10本呢?算式怎么列?這些算式會算嗎?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
3、如果要買12本要多少錢呢?算式怎么列?(23×12)這是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二、探究算法,解決問題
1、估算:
估一估,23×12大約是多少?生解決,反饋:
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3個12)
c: 12估成10,23×10=230。少估了多少?(少估了2個23)
2、自主探索:
準確的結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來嗎?請同學們自己開動腦筋算一算,寫在練習本上。完成后和你小組成員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學生練習)
3、合作學習
師巡視,指導,參與交流。師:想好后可以和你小組成員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巡視學生計算,看看學生有哪些計算方法。)
4、小組匯報(展示學生的想法)
組織學生匯報: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計算可能會有以下方法:每出現一種方法,應該讓學生講明算理與方法,并讓下面的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最好引導學生借助圖進行分析)
a:12分成10和2,23×10=230,23×2=46,230+46=276
當學生說完算式后,師進行板書,問:為什么要這樣算?讓學生說出這三道算式的意思。(把12本書分成10本和2本兩部分,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后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就是媽媽要付的錢。)
師:除了用口算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b:12拆成2×6,23×2×6=276。
師:哦,你把其中的一個因數進行拆分,變成了連乘,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誰看明白了?
師:如果是23×13能將其中的一個因數進行這樣拆分嗎?看來變成連乘不一定都能適用。
c:筆算:
2 3
× 1 2
―――――
4 6
2 3
―――――
2 7 6
5、研究筆算:
1)(學生出現了筆算的方法)剛才還有些同學列豎式計算,勇敢地進行了嘗試,誰愿意將你的豎式展示給大家看看。對學生的豎式進行一一評價。
(學生沒有出現豎式)我們以前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時候可以用豎式做,那兩位數乘兩位數可以用列豎式來解決嗎?自己試著做做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生練習,反饋:
展示學生的豎式,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請其他同學對他的算法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問:誰看明白了?有什么問題要問這位同學嗎?(生生提問解答)
主要問題:
① 46是怎么來的?230又是怎么來的?276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手指著口算的部分)觀察一下,有沒有發現什么?這個算的過程也就是什么呀?口算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筆算的過程。(原來口算和筆算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表達的形式不同)
○20是否可以省略。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6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后不寫,邊說邊把0擦去。
省略后23是否需要往后移?為什么3必須寫在十位?23實際上是表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