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媽媽的賬單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回報父母.
3.結合課文內容,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孩子和母親之間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同的故事.今天這堂課,我們要來認識一對母子,看看他們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出示《媽媽的賬單》.學生齊讀課題,隨機理解"賬單".
3,默讀課文,讀準字音,尤其是帶有拼音的字詞,把課文讀通順.二,走進課文,初步感知
1,檢查朗讀課文
(朗讀中,幫助學生糾正了"怦怦直跳","塞進"等詞語的讀音,在表揚學生部分詞語讀得準確的基礎上,理解了"報酬","慈愛"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師:同學們,昨天鐘老師已經讓大家去預習過課文了,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 1:小彼得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有一次,他給媽媽寫了一份賬單,索取她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賬單上些著:"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計:0芬尼 母親看到后把錢放在了小彼得的餐盤旁邊,還給彼得也寫了一張賬單,上面寫著:彼得欠他母親如下款項: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共計:0芬尼 看到賬單后,彼得覺得很羞愧,他把60芬尼塞進了媽媽的上衣口袋.
師:看得出來,你已經很好地去預習過課文了,能流利地說出課文所講述的內容.可是,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我們必須說的簡練,抓住主要的來說,讓別人一聽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出示"索取報酬","如愿以償","羞愧萬分"三個詞語),誰能用老師屏幕上出示的三個詞語來簡潔地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意思.
生:彼得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他經常幫父母做事.有一次,他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報酬.媽媽看到后,把給彼得的報酬放在了他的餐桌旁邊,并給彼得也開了一份賬單.彼得如愿以償.但看完賬單他感到慚愧萬分,就把錢還給了媽媽.
師:這位同學能夠通過抓住重點詞語來概括課文內容,真不簡單.我們是不是該給他一點獎勵呢
生:是!(全班掌聲響起)
(此環節設計意圖:概括課文的主要意思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難點,他們往往會選擇課文中的一些段落或許多句子來講述,一般都會說得比較詳細.對能主動站起來回答的同學我首先給予肯定,然后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可以通過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再用簡要的語言進行概括,以便學生慢慢地接受,慢慢地掌握其方法.)
三,再讀課文,加深體會
師:知道了課文所講述的主要內容,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個發生在小彼得和他媽媽之間的故事.
1,學生快速默讀全文
師:讀了以后,哪個詞出現的次數比較多
生1:報酬
師:引出"報酬"的還有一個重要詞語是什么
生2:賬單
師:對.課文中不僅多次提到了"賬單",還出現了兩份賬單.那么,這兩份賬單都寫了些什么內容呢 它們又有什么區別呢 讓我們來好好研究研究吧!
2,大屏幕出示兩份賬單
(1),比較賬單,發現區別.
(男生讀彼得寫給媽媽的賬單,女生讀媽媽寫給彼得的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