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媽媽的賬單
師:彼得看到這份特殊的賬單后有什么表現呢 找出書中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師:(屏幕顯示)讀著,讀著,此時的彼得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天早上媽媽總是準時送上香濃的牛奶,每天的飯菜總是那么香甜可口,媽媽的懷抱永遠是自己溫暖的港灣.
課件顯示內容并配樂(《懂你》),學生應著音樂一起進行拓展練習: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錯,媽媽( );他讀著,讀著,又想起了……
師:是啊,媽媽一直都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都沒有想到過報酬,和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了,此時的彼得又做了寫什么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最后一段,找出描寫他動作神態的詞語,讀出他的心理.(生自由讀.)
師:看看圖,彼得會跟媽媽說些什么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全文,給學生講述文章《母愛無言》中的幾個小故事.
評析:這一片段很明顯地是前三個片段的有機綜合,各環節緊密相扣,過渡自然流暢,情境的創設以及教師的情感,導語,課文的延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學生循序漸進地由認識→真實體會→產生共鳴→情感的升華,實現了人和文的和諧統一,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一,導入課文
1.引導學生回顧《可貴的沉默》的主要內容,相機提問激趣:前面學了《可貴的沉默》,我們知道那些孩子們懂得了回報父母的愛,真的是懂事了.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讀課題:誰來讀一下課題 能不能讀的深情些,你瞧這是一份媽媽的賬單.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把它劃下來反復地讀,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談談你讀這篇課文的收獲,你行嗎 我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你們思考:
我覺得這篇課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 )最讓我感動的是( )
這篇課文最( )的是( ).最后一個問題請你們隨意填,我想聽到你們與眾不同的回答.
3.交流
師可以試著這樣點評:你的理解可真深刻啊;有獨特的體會,很欣賞你;用詞很準確;你能抓住課文中最重要的內容來談體會,真不簡單;你能抓住主人公的細節來談,很會讀書啊;
三,教學"兩份賬單"
過渡:從你們剛才的體會中,我聽到你們多次提到這兩份賬單,對它充滿了興趣,那么我們就來研究這兩份帳單.
1.出示兩份賬單
兒子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計: 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 0芬尼
2.指名讀兩份賬單
3.落實"款項":這里有一個詞語出現了兩次:款項,請你們讀;彼得的賬單列有幾條款項 媽媽的賬單也有四條款項;你知道什么是款項 是啊,這兩份賬單各有四條款項.
4.請你們默讀這兩份賬單,邊讀邊比較這兩份賬單有什么不一樣 (想出來了可以在旁邊作上記號)
5.交流
學生有可能說一份是母親欠他兒子彼得的賬單,一份是彼得欠他母親的賬單.
金額上的區別,一份是60芬尼,一份是0芬尼.
時間上的區別,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