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媽媽的賬單
生:我感到媽媽很無私,為彼得做了那么多事情從不所取,不求回報.
師:的確,十年中媽媽為彼得做了多少事情啊,接下來請大家看看以下練習.(師出示填空題)
1,當我學習了一天,餓著肚子回家時,媽媽( ).
2,當我受了委屈,流著眼淚回來時,媽媽( ).
3,當我( ),媽媽總會( ).
學生紛紛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完成了句子的補充.
師:看著這兩份賬單,進行比較,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媽媽為彼得所做的事情太多了,說也說不完.
師:彼得看到這份賬單,為什么小心翼翼地把錢塞進媽媽的口袋呢 (再次顯示填空練習.)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令人難忘的夜晚,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高燒,媽媽( ),讀著讀著,他想起了( ).
師朗讀文章《母愛無言》,請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生:很感人,我都想哭了.
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教師總結全文.
診斷:"媽媽看到彼得的賬單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對于這個問題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該作出合適的回應,顯然學生是站在一個孩子的立場上來思考的,教師應稍加引導:媽媽首先感到的應該是吃驚,然后會意識到自己忽視了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該片段設計中的亮點是教師能巧妙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體會媽媽的付出,但學生對"母愛的無私和偉大"的體會還顯不夠深刻,《母愛無言》的設計有必要,可是效果沒有得到充分顯現.另外,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處理有些倉促.
片段二:
教師出示兩份賬單,分別點學生讀出內容.
師:看著這兩份賬單,說說它們有什么區別
生:錢數不同,彼得的賬單里開出的是60芬尼,而媽媽的賬單里開出的是0芬尼.
生:彼得為父母做的事情很少,而媽媽為彼得做的很多.
師:媽媽還會為彼得做些什么呢 (出示練習題)
1,每一天,媽媽都會把彼得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的;每一天,媽媽( ).
2,犯錯時,媽媽會耐心地教育彼得,( )時,媽媽( ).
學生口頭反饋練習題.
師:如果請你來衡量媽媽為彼得的付出,你認為應該是多少錢 對比兩份賬單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
師: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心里會怎么想 課文中用了哪一個詞語形容了他的心理
生:彼得感到很慚愧,很后悔開出這份賬單."羞愧萬分"表現出了他的心理.
師:那么這一段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自由讀后教師再點讀.
師:現在看到彼得的舉動,你對他會有怎樣的評價
生:他很懂事,知錯就該.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點答后師總結全文.
診斷:同樣的,對于該片段的教學,教師也意識到了要調動學生日常生活的積累,但有點蜻蜓點水的感覺,學生內心的情感沒有得到深度的激發,缺乏升華的過程,沒有形成高潮.最后一自然段的處理不錯,事情因彼得而起,當然結果彼得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要引導學生體會清楚.如果能再由彼得拓展到"我們",由彼得的媽媽延伸到天下所有的母親是不是更在情理之中呢
片段三:
師出示兩份賬單,分別由男女生讀出內容.然后請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自由討論:
金額對比:( )多( )少;勞動量對比:( )多
( )少;時間長短對比:( )多( )少.
結論:( )為( )彼得付出( )而回報金額( ).
( )為( )做事( )而回報金額( ).
學生通過討論完成了練習.
師:你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媽媽為彼得還做了哪些事
生:洗衣服,疊被子……
師:如果用錢來計算,該付多少報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