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天空(第二教時)
(3)誰來把這種美讀出來?指名讀,喜歡讀的站起來讀。
3、 這句話寫得多美啊!有沒有更妙的話呢?
(媒體出示句2: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1)“掬”是什么意思?用手表示一下。(雙手捧)
(2)這句話妙在哪里?(藍天成了碧藍的湖水)。
(3)當我們抬起頭,仰望到天上是一個倒扣的碧藍的湖,會有什么感覺?
(4)但那又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樣清亮的藍天,真是妙不可言。難怪人們說——這話真是太妙了。
(5)這句話還妙在哪兒?(寫出了拉薩地理位置的高,天仿佛伸出手就可以摸到。)
(6)指名讀,齊讀。
4、 課文還有哪里寫出了拉薩地理位置之高?
(1)指名讀: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2)聲音真的能碰到?手真的能摸到?(不是,這只是人們的感覺:天離你很近很近。)練習朗讀,讀出你的感覺。
(3)(媒體出示古詩《夜宿山寺》),這首詩中哪些地方跟課文內容相似?
(4)這是一種夸張的方法,在古詩中也經常運用。
5、 如果天地間只有湛藍一種顏色,那拉薩該多單調啊!而現在,天空并不孤單。
(1)(媒體出示天空圖2)看,有誰在陪伴它?(白云、綠草、河流)你還能想到畫面上沒有的嗎?
(2)有了它們的陪伴,拉薩的天空顯得更美了。(媒體出示句3,師引讀: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
(3) 板書:純凈 明潔,聯系上下文理解。
(4)請大家靜靜地欣賞一下美麗的圖片,把這種美看到心里去,再用心讀一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6、 讓我們離開拉薩河,再去看看布達拉宮上空的那一方藍天。
(1)(媒體出示句4: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
(2)指名讀。從“不管……總是……”中你讀懂了什么?
(3)拉薩獨特的氣候條件使那里的天空藍得久遠。板書:久遠
(4)指名讀,齊讀。
(5)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
反過來誰會說?如果沒有這藍天——
7、 拉薩的天空,以其獨特的美,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老師也特別想親自去看看,那你們呢?假如你是一只小鳥,可以飛到拉薩的天空上去,你最想干什么?(學生想象后自由回答)
(1)而更多來到拉薩的游人,會把目光投向藍天,靜靜地欣賞、回味……(媒體出示句5: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齊讀,該怎樣讀好?指名讀,齊讀。板書:讓人神往
(2)“神往”什么意思?(發自內心的向往)誰會查無字詞典理解?(同學們剛才的表現就是“神往”)
8、 小結: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藍得純凈、藍得明潔,藍得久遠,藍得令人神往。
9、 配樂朗讀一到四節。(音樂:《香巴拉》)
10、 自己試著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能讀懂嗎?
這一段里藏著一個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么巨大的窗簾,恐怕只有上帝才能拉開。那么上帝拉開窗簾后,將看到什么呢?
(媒體出示一組拉薩風情圖)
三、作業
1、 布置探究活動:課后請同學們也能掀開這窗簾,“走進西藏,走進拉薩,走進布達拉宮!
2、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湛藍
透亮
純凈
拉薩的天空(藍) 明潔
久遠
讓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