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3、學習。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教具準備 課件,搜集詩人的資料,搜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搜集和七夕有關的古詩。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古詩,認識生字,結合注釋大體理解詩意。
2、搜集詩人的資料,搜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更是文化寶庫里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兩年來,老師與你們共同誦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名句。那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積累了哪些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呢?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2、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古詩時,有什么好的方法嗎?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吧!你可以先說說嗎?
3、過渡:原來學習古詩有這么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讀、多背、多記,也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看注釋,還可以想別人請教。那就帶著這些好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吧!
二、初讀自悟,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讀出課題。看看這個“乞”字,你想提醒同學們在書寫時注意什么呢?
2、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關于林杰,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他的一首詩。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請記住,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大家發現了詩的第一行有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嗎?(宵—霄,用點標出來)那你怎么來記住這兩個字呢?那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快向字典請教吧!字典真是我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啊!來,我們再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4、古人云:獨學而無友。(生:則孤陋而寡聞)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對,那就找到你身邊的同學,用上你們的好方法,結合課文的注釋和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想一想,議一議,沒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等全班交流的時候提出來解決!
5、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通過你們的合作學習,我們了解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也正應驗了孔子的話:三人行(生:必有我師焉),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向他人請教!
6、那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古人云:敏而好學,(生:不恥下問)我們在讀書學習時,就應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品讀鑒賞,積累內化
1、要理解《乞巧》這首古詩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誰來說一說。牛郎織女在什么時候才能相聚一次呢?
2、(指詩第一行)在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人們看著“碧霄”,什么是“碧霄”?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夜空圖。看到這樣的夜空,你能描述一下嗎?
在點點繁星中,有兩顆星星尤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嗎?(牽牛星和織女星)
它們在銀河的兩邊,遙遙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橋”來相聚啊!在星空下,詩人林杰忍不住吟誦著:(教師示范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你能讀好這兩行詩嗎?
3、是啊,在這樣一個新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又在做什么呢?讀讀三、四行。
可以看看課后資料袋里是怎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