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數學的應用價值 《正負數》教學設計、點評及反思
5、分類,界定正負數和零。
師:把-155米、+8844.43米、5℃、-5℃、+2千克、-4千克的單位名稱去掉,這些數怎么分類嗎?
生:-155、-5、-4是負數類; +8844.43、+5、+2是正數類。
師:(師板書:正數負數)-9、+2.3、0、99、0、-129、0分別是正數還是負數?請你把它們貼到黑板的相應位置(-9、+2.3、0、99、0、-129、0分別寫在紙上,課前發給了7位學生)。你若認為說不清楚的,就貼在說不清的下面(是貼上寫有說不清的紙條)。
(學生活動后把寫有-9、-129的紙條貼到負數的位置,把寫有+2.3、99的紙條貼到正數的位置,三個人都把寫有0的紙條貼到了說不清的位置。)
生1:(急切地說)0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
生2:0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師:(順勢)在黑板上點上一點,這一點表示0的位置,這一點不包括正數和負數,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生:是。
生:0是分界點,它比負數大但比正數小。
師:(順勢)把負數、0、正數用小于號連接。你能結合溫度計或海拔高度說一說你的理由嗎?
生:溫度計上0以上是0上的溫度,0以下是零下的溫度,0即不是零上的也不是零下的,所以0單獨是一類。
生:海平面看作0,海平面以上是正數,海平面以下是負數,0是標準,所以它單獨是一類。
師:你們答得太精彩了。
【設計意圖:把數量去掉單位名稱并分類是本節課的難點,所以設計了這個分類的活動。從現場教學來看,對于0的認識這個難點抓得很準,而且用這種形式處理也很好地突破了難點。尤其讓學生結合溫度計和海拔高度來說一說對0的認識,使教學落在了實處而不是“虛晃一槍”。】
【點評:營造學生的認知沖突,引起爭論深化認識和理解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借助實例,解釋應用。
其實在生活中經常用到負數。
1、教師展示一組生活中的正負數的例題,讓學生重點討論:
電梯中的正、負數。
我們來看看電梯按鍵,讀出上面的負數。-1表示什么意思?1呢?那你知道-2表示什么意思嗎?2呢?
海拔高度中的正、負數。
不僅電梯中有正數、負數,生活中海拔高度也是用正數、負數來表示的。
請看圖,這是海平面,從圖上你了解到什么?
出示題目,學生回答。
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上車15人用+15表示,下車8人用-8表示;賺5000元用+5000表示,虧1000元用-1000表示;地面以上1層用1表示,地面以下1層用-1表示,那用正數、負數表示的量具有怎樣的關系?
強調:不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正數、負數表示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2、請你回憶一下,生活中你曾經在哪見到過負數?結合學生的舉例,進行解釋說明。
3、看書質疑。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說一說下列負數表示的意思。
小明向南行20米記作+20米,那么-5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班級進行選舉,投贊成票的有20人,記作+20人,那么-12人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體重增加3千克記作+3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們還可以用正負數記錄收支情況,請做第87頁1題。
如果-60元表示支出60元,那么收入100元記作________元。
如果考試成績提高35分記作+35分,那么考試成績下降7分記作________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