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平方米)
1. 5×1200=1800(千克)1.5×2800=4200(千克)
公式應用是否熟練
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是否強。
練習
一條紅領巾的底邊長100厘米,它的高33厘米,求紅領巾的面積。
計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梯形的面積
教學要求: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積時的運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學生對梯形面積公式的理解。
教具準備:多媒體
學具準備:梯形圖片、實物展臺等。
教學過程:教學流程與對話 說 明 評價重點
一、 復習
出示三角形圖“三角形的面積怎樣求?”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梯形面積的計算。
二、 設置情境 提出問題
1、 出示課本信息窗3的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甲魚池是什么圖形。
2、 它的面積是多少? 比一比你覺得哪種算法簡潔些?三、感悟體驗 研究問題
1.讓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每人都拼一拼、擺一擺,同桌的兩個同學也可以商量一下。然后到前面擺給大家看。
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其中一個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什么?
4. 四邊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算?
b) 一個梯形面積怎樣算? 三、 應用公式 解決問題 四、拓展練習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拼一拼,教師再邊說邊演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過程.板書:梯形面積的計算
利用學具研究梯形的特征。
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用所學知識,創造性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很了不起!從同學們匯報情況看大致有三種: a把梯形劃分成兩個三角形;b把梯形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c同座合作拼成大平行四邊形來計算。 教師再帶領學生一起拼擺看一看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經過旋轉、平移,兩個梯形組成了一個新的圖形,是什么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相等
底乘高
除以2 教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