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師展示卡片:讓學生看卡片進行估算。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何收獲?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六的其余習題。
板書
設計口算與估算
例1:
260000+3XX0=580000(㎏)
因為26+32=58,所以26萬+32萬=58萬。
例2:XX年某地退耕還林401535公頃,XX年達2039800公頃。估算一下,XX年退耕還林的面積比XX年大約多多少公頃?
2039800-401535≈XX000-400000=1600000公頃
2、用計算器計算
用計算器計算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p37的內容和例1、例2、例3及練習七。
教學目標
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來計算多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教學準備
計算器實物及p37的插圖。
教學過程
一、認識計算器:
1、展示或觀察p37的第一幅插圖:
讓學生認識一下計算器。
2、教師介紹計算的功能鍵及簡單的功用:
顯示屏、開機鍵(on/c)、關機鍵(off)、清除數據鍵(c.ce)、四則運算鍵(+-×÷)、數字鍵(012……9)。
二、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1、教學例1:
(1)、出示題目:181+63=181-63=
(2)、小組活動:用計算器計算以上各題。
(3)、全班交流結果及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方法。
想一想:在上面的計算中,如果把181+63輸成了181+53,怎么辦呢?
2、教學例2:
(1)、學生合作完成。
(2)交流結果。
(3)做一做:
用計算器計算:
4980-2680=9126=7300=6897-5329=
3、教學例3:
(1)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同例2。
(2)算一算:
1680+9275-7328
25736-8690+2673
三、課堂活動(p41的課堂活動):
指導學生活動。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何收獲?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七的習題。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例1:181+63=181-63=
例2:2680+2500=5180(元)
答:共要5180元。
用計算器計算:
4980-2680=9126=7300=6897-5329=
例3:7830+6780-13600=(㎏)
算一算:
1680+9275-7328
25736-8690+2673
3、加減法的關系
加減法的關系
教學內容
p43的加減法的關系及練習八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編寫加、減法應用題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減的意義,能口述意義。
2.通過觀察比較,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會把加法算式改寫成減法算式,會把減法算式改寫成兩道加法和一道減法算式。
教學重難點
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會把加法算式改寫成減法算式,會把減法算式改寫成兩道加法和一道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感知關系
1、操作感知:
(1)8支鉛筆,5支鉛筆,合起來幾支?列式:8+5=13(支)
(2)13支鉛筆,去掉5支,還剩幾支?列式:13-5=8(支)
(3)13支鉛筆,去掉8支,還剩幾支?列式:13-8=5(支)
a、比較三式異同發現:三個算式反映5、8、13數之間的關系。
b.說說加、減法中各部分的名稱。
c、說說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以加法為基礎,以減法為基礎)
d,揭題:加減法的關系。
二、學習新知,理解關系
1.從具體“問題”中進一步感知聯系。
(1)按給出條件編題。
按“我們班共有學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三個已知條件,利用其中兩個編加、減法應用題。
①我們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我們班一共有學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幾人?
③我們班一共有學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