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教學要求
1.學習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涵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3.練習給課文分段并注意各段之間的聯系。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伽利略是怎樣破除迷信,獻身科學事業的。
2.引導學生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涵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幻燈片,兩個重量不同的鐵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拿出兩個重量懸殊的鐵球,讓同學們看看,掂掂,然后提問:兩個重量不同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哪個先著地?
(學生討論后,教師接著敘述)
兩千多年前希臘有位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做出過結論。
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對亞里斯多德的結論,提出了疑問,通過反復試驗,得出了科學的結論。
這篇課文講的就是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在青年時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膽進行科學試驗,以嚴肅認真態度對待科學的故事。
二、朗讀課文
思考:亞里斯多德對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落地問題說過什么?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問?
(一)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按思考題,在課文中劃出有關答案。
(三)討論。
1.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用自己的話說說上面句子的意思,要求概括說出兩個什么樣的鐵球,怎樣落下來,結果怎樣?
2.伽利略對亞里斯多德說的這句話提出了疑問,按課文內容填空,如果亞里斯多德的話是正確的,那么把一個10磅重的鐵球和一個1磅重的鐵球拴在一起,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就可能產生兩種結果:
(1)______
(2)______
填好后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說。
三、產生懷疑以后用試驗來驗證,這是科學的探索真理的方法
伽利略做了哪些試驗?結果怎樣?
(一)課文哪部分寫伽利略進行科學試驗?默讀這部分課文,想想上面的問題該如何回答。
(二)討論:
1.課文第4、5、6自然段寫伽利略進行科學試驗,按課文內容填空。
伽利略的試驗分為兩步:第一步,自己做試驗。第二步,在______上做一次______。
(填空為:比薩城的斜塔,公開試驗。)
2.找到說亞里斯多德這句話“的確說錯了”的句子,找出哪些詞語,說明“的確”錯了。
句子: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斯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
詞語:說明“的確”的詞語是“反復”、“許多次”、“都”。
3.第一步自己做試驗的結果是什么?找到有關的句子。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這句話里,哪部分是試驗中看到的,哪部分是伽利略根據試驗結果分析得出的結論?這個結論與亞里斯多德的結論相同嗎?“總是同時著地”是試驗中看到的,“總是”這個詞說明什么?說明在反復做的許多次試驗中,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個結果都是相同的。
伽利略根據許多次試驗的結果得出的結論是:“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重量沒有關系。”這個結論與亞里斯多德說的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