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教學案例
4、造成這些事故的原因看起來多種多樣,其實可以歸結為一種,就是——不遵守規則。二、初讀感知 建構規則1、是啊,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遵守規則的大有人在,請同學們據己所知例舉一二。2、著名作家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不良現象,編成了一首通俗易懂的詩歌——《誰說沒有規則》。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邊讀也思考 “規則是什么”。3、通過朗讀課文,相信同學們對“規則”已有了初步認識,請大家交流交流。4、師:小結交流情況。同學們都有自己各自的“規則觀”,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大到剛才的圖片中暗含“法律法規”、“社會秩序”,小到校規校紀,只有大家遵守了規則,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我們的社會更和諧。5、 請大家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6、大屏幕出示生詞:投喂、狗熊、餅干、糖果、快捷、 垃圾、明明白白、滿不在乎【雙擊“初讀感知 建構規則”——單擊“返回”——主頁】(1)請小老師到前面領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識記字音字形,理解字義。(2) 提問:誰知道“垃圾”這個詞語有什么特點?(3)師:字形、字音相近,一個詞的兩部分一般不能分開解釋,這樣的詞語我們稱為連綿詞。大家能不能試著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4)讓學生觀察“明明白白”一詞說說它的構詞方式。(aabb) (5)請同學們照樣子寫詞語,看誰寫得又多又好。(6)誰愿意把自己積累的詞語與大家分享一下? 三、研讀文本,明禮導行(一)細讀首節,感悟“道德”讓我們看一看這首詩具體通過哪幾件事來寫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1、指名讀第一小節。2、提問: (1)這一小節的開頭是一個什么句式?①設問的句子有什么特點? ②我們以前還學習過哪幾種形式的問句?有什么特點? ③判斷下列句子的句式?【雙擊“研讀文本 明禮導行”——單擊】大屏幕出示:1、我們是小學生怎么能不遵守《小學生守則》呢?( )2、你為什么沒有提前告訴我原定的計劃改變了?( )3、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2)讀了這小節誰來說說:規則是什么?哪些是違規的行為? 違規者是怎么想的?(教師相機板書) 3、“明明白白”“回頭一笑”說明了什么?他們明知規則,卻漠視規則,有意違背規則,這說明了什么? 4、指導誦讀。注意讀好“明明白白”“回頭一笑”兩個詞語。(二)由扶到放,樹立道德1、 四人小組選擇喜歡的小節(二、三、四)讀一讀,讀后討論:【單擊】大屏出示閱讀提示:a、這節小詩寫了什么規則?b、主人公為什么不遵守規則?c、要讀好這小節該注意哪個詞語?用怎樣的語氣讀?2、請小組發言人匯報本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抓住“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各小節詩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